大象新聞記者 孟湛 通訊員 付崇煥
盛夏時節,焦作武陟縣大虹橋鄉南張村的2000余畝桃園迎來的采摘期。曾經普通的桃子,如今正蛻變為帶動村民致富,賦能鄉村振興的“金果果”。
日前,武陟縣大紅橋鄉南張村的桃園里最早成熟的黃桃和水蜜桃已經進入采摘期,這兩種桃子能夠實現畝產3000斤的穩產,按均價2.5元/斤計算,年收益達7500余萬元。
為打破傳統銷售模式,大虹橋鄉南張村第一書記席舒洋創新思路,主動對接縣文旅局資源,聯合本地網紅達人組建宣傳矩陣。通過"田間地頭直播+短視頻故事化營銷",將蜜桃從開花到結果的生長過程、果農匠心種植的細節全方位呈現。同時線下采摘游也持續升溫,周末單日接待游客超200人次,蜜桃銷量同比提升60%。鮮桃通過"旅游采摘+市場批發"雙軌并行銷往全國。
南張村的水果產業不止只有桃子,還有冬春季節紅彤彤的草莓,通過"錯季種植"技術,草莓畝產同樣達3000斤,年收益超100萬元。南張村依托水果種植優勢,打造"農業+旅游"融合發展格局,帶動采摘、研學等業態蓬勃興起,年吸引游客超2萬人次。同時,通過抖音等網絡平臺的宣傳,帶動20余名年輕人返鄉創業,成為直播帶貨、冷鏈物流的新農人,線上訂單與日俱增,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活力。
如今,武陟縣大虹橋鄉已形成5000余畝的“小雜果”種植產業格局,帶動近3000名村民增收。下一步,大虹橋鄉將繼續深耕“小雜果”特色種植,不斷提升品質、強化品牌、拓展市場,持續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
編審:孟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