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涇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圍繞項目落地關鍵環節,持續聚焦要素保障,通過優化發展空間、強化用地報批、抓實土地供給等舉措,為全縣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支撐。
優化發展空間繪就項目落地藍圖。在優化發展空間方面,涇縣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系統已逐步建成,其中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已獲批復。鄉鎮層面,11個鄉鎮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已按程序完成征求意見、專家論證及鄉鎮人大會議審議。目前,云嶺鎮、黃村鎮、桃花潭鎮、丁家橋鎮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已通過縣自然資源規劃(林長制及綠化)委員會審議;涇川鎮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經縣自然資源規劃(林長制及綠化)委員會審議后,正上報市政府審批,為縣域發展勾勒清晰空間藍圖。
提升報批效率筑牢項目用地基礎。用地報批效率持續提升。今年以來,涇縣共獲批建設用地15個批次及2個單選項目,總面積達578.199畝。其中,電機泵閥基地三期、涇縣綠水灣度假村等項目的建設用地報批工作順利完成,為重點工業、文旅項目落地奠定了基礎。
精準供給土地保障重點項目落地。土地供給精準發力。據統計,今年以來,涇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累計完成國有建設用地供應22宗429.68畝,其中:公開出讓15宗223.54畝,出讓總價款3323萬元;劃撥供地7宗206.14畝,收取劃撥成本397.9875萬元。有效保障了安徽欣達家居新材料、宣城福順科技以及月亮灣度假酒店和S208公路(洗馬橋至蔡村段)等一批項目通過高效供地實現順利落地。
節約集約用地提升土地利用質效。此外,涇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斷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通過推行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和“標準地”出讓模式,進一步提升土地質效、降低企業用地成本。截至目前,縣經濟開發區已完成工業“標準地”出讓9宗131.99畝,工業彈性年期出讓1宗29.99畝,以科學用地模式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歐陽如晨 李黨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