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首棟完全采用新型裝配式空腹夾層板結構的建筑,在水電九局承建的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多邊超算基地項目成功開展預制單元構件吊裝,標志著該創新技術在國內首次成功應用于實體工程,實現了裝配式建筑與新型結構體系融合應用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
國內首次!新型裝配式空腹夾層板成功應用于實體工程。
新型裝配式空腹夾層板結構技術,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空間結構中心主任馬克儉領銜的水電九局院士工作站技術團隊研發的重要技術成果,是在井字梁結構的基礎上提出的多層大跨度裝配式正交斜放混凝土空腹夾層板柱結構體系。這種新型結構體系由橫向的空腹夾層板樓蓋和豎向的框架支撐結構組成,同時采用預制裝配式施工,充分發揮空腹夾層板樓蓋的優點。作為一種新型裝配式結構體系,裝配式空腹夾層板結構具有自重輕、跨度大、空間利用率高、施工速度快等優點,在工業廠房、倉庫、體育館等大跨度建筑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多邊超算基地項目施工現場。
據悉,水電九局院士工作站由水電九局與馬克儉院士及其團隊為主體籌建,以行業發展和水電九局的創新需求為導向,以高端前沿和長效合作為特征,以產學研用合作項目為紐帶,通過本站聯合開展戰略決策咨詢、關鍵技術攻關并實現校企深度合作。院士工作站自2022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裝配式空腹夾層板結構》技術的攻關研究,先后開展連接技術、承載力計算理論、結構的計算理論、結構動力響應及抗震性能、施工關鍵技術、建造成本控制關鍵技術等專題研究,目前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新型裝配式空腹夾層板結構技術示意圖。
新型裝配式建筑結構采用大跨度、輕量化、高裝配率的設計理念,通過實現“混凝土空腹夾層板”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可提高施工效率,降低20%以上的材料消耗與碳排放。該技術作為響應國家“雙碳”目標、支撐裝配式建筑發展目標的重要實踐,能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文/圖 段鳳祥、梁曉華、賴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