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杰 拉薩攝影報道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世界屋脊”之上,近70萬畝綠樹,正在增綠拉薩山川。
7月16日,封面新聞記者探訪西藏拉薩娘熱溝,了解南北山綠化工程最新進展。
三年來
南北山綠化工程完成營造林近70萬畝
從拉薩娘熱溝俯瞰,南北山綠色植被環繞拉薩城區
海拔3800米,從西藏拉薩娘熱溝俯瞰,南北山的綠色植被環抱拉薩城區。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于2021年啟動,東起墨竹工卡縣尼瑪江熱鄉,西至曲水縣茶巴拉鄉,東西綿延近200公里,計劃完成國土綠化面積206.72萬畝,助力拉薩成為生態宜居的高原首府城市。
“自2022年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實施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近70萬畝,栽植各類苗木1.14億株,造林整體成活率在85%左右,部分區域90%以上?!崩_林草局副局長巴桑次仁介紹。
“讓樹上山”不容易
無人機助力現代植樹
2001年出生的舒岐祥來自云南保山,他是綠化工程的一位監理人?!皠倎淼臅r候,山坡上還是荒的,沒有什么綠色?!鞭r學專業的舒岐祥在拉薩干了三年,見證了眼前的綠。
舒岐祥
南山海拔在3600米至4050米間,平均坡度達60度,山體大部分區域土層瘠薄,石礫含量高達60%至70%。植樹難、成活難、管護難,是造林綠化的“攔路虎”。
“坑要在山體上挖,土要從遠方運,水要從河里引。”舒岐祥說,栽活每棵樹有37個環節,從選苗、起苗、下苗,到客土、扶正、施肥等,都需要心力的澆灌,也離不開科技的助力。從2022年開始,片區開始用無人機運輸苗木。無人機每次可運輸15-20棵灌木,比傳統的騾馬運輸,效率大大提升。
“綠”與“富”同頻共振
累計帶動群眾增收29億元
種下的是樹苗也是希望,當地村民是守望者、見證者更是生態紅利的受益者。
數據顯示,2024年,拉薩周邊平均降水量393.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8毫米;今年上半年,拉薩周邊平均降水量149.4毫米,較常年同期增加29毫米;相對濕度36.4%,較常年同期增加0.2%。拉薩的山越來越綠、氣候越來越好、空氣越來越清新,巖羊、狐貍、馬鹿、黃羊等野生動物也重歸家園,還能時??吹健坝駧г啤本坝^。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就近就便組織群眾參與綠化工程,累計帶動群眾就業增收900萬余人次、29億余元,有效實現了生態與增收“共進”、增綠和發展“雙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