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凌晨,印軍出動100多架無人機,對藏南地區的ULFA-I營地展開突襲。
短短兩個小時,19人死傷,包括多名高級指揮官,甚至連印軍的中將、上校也未能幸免。
這場無人機打擊到底為何如此精準?
7月14日凌晨3點,一場軍事行動在藏南地區爆發。
根據印度軍方與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方面的公開消息顯示,印度出動了超過100架無人機,對該組織位于藏南多個山區營地進行了大規模空襲。
行動代號未公開,但被描述為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無人機高強度打擊。
兩個小時內,無人機在復雜地形中連續完成多輪攻擊,造成19人死亡、19人重傷。
包括ULFA-I中將納揚·梅迪、準將加內什·阿索姆、上校普拉迪普·阿索姆等高級指揮層全部失聯。
這是該組織自重組以來最沉重的一次軍事打擊。
但事發地點位于中印爭議的藏南區域,也就是中國所稱的達旺地區。
使得事件遠非一次地方反恐這么簡單。
據印度陸軍第4軍相關情報通報,此次參與打擊的無人機類型包括:
以色列制造的哈羅普自殺式攻擊型無人機、印度國產的尼什塔多功能偵察/打擊型無人機,以及少量斯瓦蒂便攜式偵察機。
這是一場系統級別的察打一體作戰實驗。
無人機群在夜間依靠高空光電與紅外系統識別地面目標,AI算法通過熱成像快速定位ULFA-I成員藏身的帳篷與彈藥庫。
部分無人機在攻擊前已在目標區域上空持續盤旋,并具備等待-自毀雙模式,打擊精度控制在3米以內。
火力依靠算法、傳感器與自動決策系統完成打擊流程。
這一操作,意味著印軍正在將傳統山地作戰思路,逐步轉向以遠程、智能化武器系統為核心的無人作戰模式。
而藏南這一復雜地形與敏感的地區,被選擇為這種新型戰術的首次實戰應用場景。
ULFA-I并非外來者,為何能在這一爭議地區長期活動?
這背后的問題,遠不止一個武裝組織的興衰: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
他們成立于1979年,主張阿薩姆邦脫離印度聯邦,實現所謂民族自決。
該組織在21世紀初一度沉寂,2015年后重新活躍,依托藏南叢林和民族網絡在邊境地區建立起隱秘基地。
這背后映射的是印度東北部長期存在的邊緣民族認同危機。
阿薩姆人與印度本土族群在語言、宗教、文化、外貌等方面差異明顯。
在藏南等地,部分居民屬于藏緬語系分支,與中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有較強的文化共通性。
這種文化離心性使得他們在國家認同上,始終游離于印度聯邦的主流之外。
ULFA-I正是在這種社會土壤中建立起民間補給與情報網絡。
即便面對重兵圍剿,也能斷臂重生。
他們不是外來入侵者,而是熟悉地形與人情的地頭蛇。
這類武裝組織,依靠的遠不止火力,更在于民心。
如果將這次無人機打擊視作一場常規反恐行動,可能低估了其背后的戰略考量。
是時機的選擇。
在襲擊發生的同一周,中國西藏方向正進行一場代號未公開的高原實戰演練,涉及空地一體聯合作戰單元。
印軍此次打擊與中方演練時間高度重合,是否存在某種策略回應,值得關注。
其次是國際背景的呼應。
6月底,美印剛簽署“聯合生產下一代無人機”協議,雙方計劃聯合研發用于邊境防務的戰術無人平臺。
此次大規模啟用無人系統,恰好在技術與輿論層面為這項合作“預熱”。
至于為何選在“藏南”實施作戰,也可能傳遞出三個信號:
印軍具備在高原復雜地形中實施精確打擊的能力;
無人系統可部分替代傳統邊防壓力;
印方有意愿、也有能力在爭議地區運用軍事力量。
打擊ULFA-I只是直接目標,戰略意義則遠不止于此。
無人機突襲能否真正解決ULFA-I問題?
從戰術層面看,這次行動確實對ULFA-I造成較大打擊:
指揮鏈受損、前線布防瓦解、部分隱秘營地被摧毀。但從更長遠的戰略層面來看,仍存在三大不確定性:
其一,土壤依舊存在。
民族認同危機未解,阿薩姆與藏南地區仍處于潛在對立結構中。
ULFA-I即使暫時沉寂,也可能轉入蜂巢式潛伏。
其二,打擊或引發反彈。
據情報渠道反饋,部分青年族群在空襲后反而加強族群仇恨記憶,有可能激發更多人加入地下組織。
其三,無人系統本身存在局限。
在高原復雜地形下,導航誤差、天氣干擾、電磁屏蔽等問題依然突出。
一旦ULFA-I獲取干擾設備,現有模式未必能保持壓倒性優勢。
目前,中國官方尚未就此次事件發表評論。
但長期以來,中方立場明確:
藏南地區屬于中國領土,印度在該地的一切治理和軍事部署,均被視為非法。
從實際情況看,印度正在推動藏南地區軍事常態化建設。
邊防哨所、無人機機場、前線道路等設施不斷推進。
無人作戰系統的投入,也正成為邊境態勢中的新常態。
如何在保持戰略克制的同時,有效應對印方在爭議地區的動作,將成為中國邊境安全政策的重要課題。
而對整個南亞來說,藏南或正從爭議地圖逐步演變為軍事前線。
無人戰爭的序幕,可能已經拉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