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杰 拉薩攝影報道
夏日的拉薩河畔,繁花爛漫。藍天游云,水鳥飛翔,灘島林湖,多樣風光。7月17日,封面新聞記者打卡拉薩河畔仙足島島內河段。隨著拉薩市中心城區水系生態治理工程(二期)兩島內河綠色生態廊道提升工程基本完工,這座歷史悠久的高原城市,為市民呈現出4.1公里的綠色生態廊道。
拉薩仙足島內河大橋
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工程位于拉薩市城關區南部,地處拉薩河右岸仙足島、太陽島與城區之間,工程治理河道總長4.1公里。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水閘除險加固工程、橋梁工程、濱水生態提升工程、數字化建設工程。
岸邊清流
仙足島上新修的大橋,一步一景,別具民族風格。橋梁上的傳統紋樣,均是手工藝人一筆一畫繪制。“以前上游的閘橋是一體設計,既加重橋梁負擔,又影響防洪能力,在交通高峰時段也容易造成擁堵。”生態提升工程設計負責人丁陽介紹,此次改造,將原有的上游閘進行橋閘分離,并對橋梁進行拓寬,形成雙向四車道。這樣既能確保市民的順暢通行,又能顯著提升防洪能力。修建后可調控五年一遇以下洪水進入內河,保證安全。而且能為內河起到“蓄水”的作用。而下游閘如同調節閥,可以調節河水流量,控制河內的水位。建成后下游閘擋水高度可達1.6米,回水長度620米,同時配合上游閘,在內河形成寬闊的水面和安全親水空間,讓內河四季常流,不僅美觀,冬季還能活水潤灘,達到良好的生態效果,為魚類提供寶貴的棲息地,豐富生物多樣性。
漫步橋邊,滿眼是綠
沿大橋漫步岸邊,草花灘、林草灘、濕地灘、塊石灘、卵石灘等灘地系統遍布在河道兩旁。讓市民驚喜的是,工程保留了原有的1452棵喬木,并增加了7萬多平方米的綠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