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準備“收拾”150國,唯獨對中國放低身段,白宮鷹派是敢怒不敢言。特朗普為什么對中方的態度變化如此之大?白宮鷹派們到底在害怕什么?
巴西總統盧拉說得沒錯,特朗普只尊重展現堅定立場的談判方。換句話說,越是對特朗普表現出強硬,他反而越容易讓步。
特朗普在由他自己發起的,針對全球貿易伙伴的關稅戰中,早已將各國分成了“三六九等”。中國處在“塔尖”的位置,美方會主動找中方談判,以便達成貿易協議;而收到美方關稅信函的國家,則有與美方談判的機會,但談判的主導權,完全在美方手中;剩下的大部分國家,沒有上桌談判的機會都沒有。在美方看來,這些國家甚至沒有資格收到美方的關稅信函,直接通知它們加征關稅的數字就行了。
特朗普在接受美媒采訪時,毫不掩飾美方的霸權姿態。他明確表示,準備對150個經濟體量不大的中小國家發布一個數字,關稅稅率可能定在10%或15%。
特朗普輕飄飄的一句話,這150個國家的經濟要蒙受不小的損失,但不是每個國家都有實力和美國談條件,“弱國無外交”的邏輯放在經貿領域同樣適用,小國在面對美國這樣的霸權主義國家時,同樣很難真正實現“經濟自主”。
特朗普收拾150個中小國家不難,唯獨在面對中國時,他必須要放低身段。近來,包括美國財長貝森特、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等高官多次放出風聲稱,美方希望盡快與中方進行第三輪談判,推動中美達成貿易協議。
他們的表態往往代表著特朗普本人的立場,特朗普上任半年,與中方在各領域進行競爭與博弈,是這段時間的主基調。但斗來斗去,特朗普發現,無論他使出什么招式,都無法擊垮中國。眼見中國的綜合實力在美國的打壓下變得越來越強,特朗普逐漸接受與中國“棋逢對手”的現實,對華態度也在發生明顯變化。
日前在談到對華關系時,特朗普聲稱,想要以“非常友好的”方式,與中方展開競爭。如何體現“友好競爭”的特點,特朗普也在言行上做出的改變。比如,批準英偉達向中國銷售定制的H20芯片,準備延長對華關稅的豁免期限,在芬太尼問題上承認中方作出的努力等。
美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特朗普現在是白宮里對華“最不鷹派”的人了,他基本上放棄徹底扭轉“中美貿易失衡”的局面,把目標調低到與中方達成采購協議的程度,并想以此作為“贏學”的成果大肆宣傳。
特朗普對華政策立場的變化,倒是讓白宮的鷹派們坐不住了。一些參與決策的人士和顧問擔心,若特朗普不堅守對華強硬的“紅線”,恐怕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損害”,尤其是美方在芯片等高技術領域對中國讓步,將繼續強化中國的實力,幫助中國更快地超越美國。
這些白宮對華鷹派真正擔心的是自己的飯碗問題,特朗普政府堅持“反華”,才能顯示出他們的存在價值。不過,最后拍板對華政策的人是特朗普,這些人除了向媒體“發發牢騷”,對特朗普是“敢怒不敢言”。如果特朗普樂意轉變對華立場,中方也希望如此,其他人的看法似乎沒有那么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