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深處,一個身穿百衲衣、面容清瘦的中年僧人正默默掃著落葉。他眉眼沉靜,神色安寧,看不出任何波瀾。
他就是釋明心。
可在出家前,他還有一個世俗的名字——金漢杰。
一張照片改變了他的命運。照片上,他身著僧袍,低頭掃地,陽光灑在臉上,眉清目秀,一雙丹鳳眼格外引人注目。
照片傳到網上后,一時間成了熱搜焦點。
他,被稱為“最帥和尚”。
許多人好奇:這個看起來像明星的和尚,到底什么來頭?
有人說他以前是公務員,也有人說他是佛門高徒。還有傳聞說,一位富婆開著法拉利到寺里,愿出400萬,只求他還俗成婚。
可他一句話不說,只是掃著地,低頭,不動。
這就是金漢杰,如今42歲,出家十多年,依舊沒有回頭。
可他的故事,遠遠沒這么簡單。
一、書香門第,文靜少年,公務員出道
1980年,浙江永嘉,一個古老的小鎮。
小鎮靠山靠水,四季清靜,適合過日子。金漢杰就出生在這個地方。他家不窮也不富,父母做點生意,供他讀書沒什么壓力。
他是獨子,爸媽疼得不行。可他這孩子安靜得很,小時候不吵不鬧,也不愛玩泥巴打架。
別人玩彈珠,他一個人坐樹下發呆,問的問題也跟別的孩子不一樣。
他問:“人死后去哪?”“世界有盡頭嗎?”
看星星會想宇宙,聽雨聲也能發呆半天。
這種“怪”勁兒,爸媽開始還有點擔心,后來覺得他聰明,說不定能考個好大學。
果不其然,他成績一直不錯,最后考上了大學,還挺順利。
大學期間,他高高瘦瘦,長得干凈,個子一米九,眉眼清秀。籃球打得好,人又安靜,學校里追他的女生不少。
可他對感情的事,總是淡淡的。有時別人送禮物,他客氣地還回去。有人約飯,他就說:“不太方便。”
不少人說他“心里住著和尚”。
畢業后,在家里安排下,他考了公務員。
那年競爭很激烈,七個名額一百多人搶,他一次就考上了。分到政府機關,正式上班,成為別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按理說,該買房了,該找對象了,該娶媳婦了。
可金漢杰卻慢慢變了。
二、迷茫七年,一曲《輪回》,徹底驚醒
公務員這行,穩定。
可日子一久,他開始覺得不對勁。每天寫報告、開會、蓋章、喝茶,重復來重復去,他感覺自己就像個機器。
“每天醒來都像復制昨天。”他說。
一開始還憋著勁干,后來就開始懈怠了。上班沒精神,下班直奔網吧,通宵打游戲,熬夜灌咖啡。
他說不清為什么,就是心里空。
有天晚上,他在網吧掛著游戲,耳機里放著隨機音樂。忽然跳出一首叫《輪回》的佛曲。
一開頭他就愣住了。
那種空靈的聲音,就像有人在耳邊低語。他心里像被什么東西擊中,鼻頭一酸,眼淚就下來了。
“原來,我心里一直在找這個。”
那一夜,他第一次沒打游戲。回家后,他開始看佛經,聽佛樂,搜索佛教的歷史、因果、眾生、慈悲……
越看,他越安靜。
他開始每天早起打坐,晚上一邊念佛一邊睡。朋友打電話約他出去,他不去了,寧愿一個人待著。
半年后,他心里有了決定。要出家。
三、父母反對,出家失敗,三年堅持不改初心
2006年冬天,他悄悄辭掉工作,瞞著家人去了天臺山的國清寺。他找到住持,說自己想剃度。
住持看了他一眼,點頭說:“先住三天,如果三天后你還愿意,我就答應。”
他很高興,覺得終于可以開始了。
可第三天,寺門口響起嘈雜聲。父母來了。
母親哭著抱住他,父親當著眾人的面一巴掌扇了過來。
“你瘋了嗎?我們家三代單傳!你還我孫子!”
住持沒有阻止。只是淡淡地說:“你塵緣未了,先回去吧。”
他低頭不語,只能收拾行李下山。
這一次,他妥協了。可心里那口氣,并沒有斷。
回家后,父母每天勸他,甚至安排他相親。親戚也來勸:“好好的人,干嘛當和尚?”
他什么都不說。只是每天讀佛書,寫日記,偷偷在論壇上發帖子,和網友交流出家的想法。
時間一點點過去。
父親慢慢不再發火,母親眼淚也少了。他不再提出家,但每天心里默念著那個愿望。
三年過去。他父母終于松口:“如果這是你真的想要的,那就去吧。”
四、剃度出家,香火初起,“帥和尚”走紅
2009年,他在家鄉永嘉的妙智寺正式剃度,取法號“釋明心”。
不久,他考上了中國佛學院。幾年時間,學佛、寫字、練琴、種樹。他的日子變得簡單,卻充實。
畢業后,他回到家鄉的普安寺。寺廟破舊,年久失修。他一鋤一鋤地修路,一磚一瓦地蓋屋。
有人說:“你不是公務員嗎?怎么干起苦力活了?”
他笑笑:“這樣也挺好。”
寺里慢慢熱鬧了,信眾變多。后來,他在網上開了賬號,分享寺廟生活,曬曬貓狗多肉,發些修行隨感。
本來只是記錄日常,卻因為一張照片,讓他爆紅。
照片中,他掃地時低著頭,陽光照在他臉上,五官清晰,像從畫里走出來的人。
網友一看,瘋了。
“這和尚也太帥了吧!”“我愿意剃光頭,陪他修行!”
媒體一報道,“最帥和尚”的名號就來了。
五、富婆求婚,400萬法拉利,當場拒絕
照片火了后,寺里香火越旺。但麻煩也來了。
香客不再是來燒香,而是來追星。有人掏出手機偷拍,有人排隊合照,有女孩子甚至穿婚紗等在寺門口。
最轟動的一次,是一位富婆。她直接開著紅色法拉利到寺門口,下車就表白:
“我可以給你車,也可以給你房。你只要點頭,什么都不是問題。”
周圍人都驚呆了。
可金漢杰一句話沒說,只是淡淡搖頭,回身進了屋。
富婆被拒,悻悻離開。
之后,他換上最老舊的僧袍,故意留胡子,低調行事。可麻煩依舊不斷。
有女香客每天發信息,說“愿意為你守廟一生”,還有人哭鬧著要嫁他,被他勸走后又轉頭再來。
他只能報警。
有一次,他無奈轉給一個人500塊車費,讓她回家。
這讓他哭笑不得。寺里的人說:“警察都快認得這地方了。”
六、沉寂之后,四十不惑,歸于安寧
這幾年,他的熱度漸漸退去。短視頻平臺、微博、論壇已經不是每天都在談論他。
他似乎也刻意淡出。
寺廟里的生活恢復了平靜。他還是種花、養狗、掃地、打坐。有時教教書法,有時在講堂里講講佛法。
他不再回應外界的問題,也不為誰而辯解。對于過去的名氣、關注、質疑,全都一笑帶過。
他曾在講經時說過一句話:“人有不同的命。別人喜歡掌聲,我喜歡清風。”
年少時的那份疑惑,現在終于有了解答。
他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答案。
寺廟的一角,是他親手種的紫薇花。每年初夏,花開一片。
他喜歡坐在花下,喝茶,看云。
他從不后悔。
尾聲
金漢杰,從小鎮走出的孩子,曾有穩定工作、光鮮前途。
他也曾搖擺、痛苦、被拒、被誤解。
可他選擇了自己的路,一條艱難卻堅定的修行之路。
他舍棄了安逸,卻換來了寧靜;拒絕了名利,卻保住了本心。
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圣人,只是一個活得很明白的人。
如今的他,胡子花白,眼神依舊明亮。那個曾被萬人追捧的“最帥和尚”,如今,終于做回了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