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5年,距離俄烏戰爭爆發已過去三個春秋。隨著對峙態勢日益穩固,參戰雙方的武器消耗也跟著急速飛升,不得不將大量非軍品投入沙場。其中就包括形形色色的各類無人機,以及本文的主角Aeroprakt A-22 狐蝠。
總部位于基輔的Aeroprakt飛機公司標志
早在蘇聯解體前夕,總部位于基輔的Aeroprakt公司,就開始研發一款新式輕型載人飛機。最終成果,便是1996年首飛成果的A-22狐蝙。雖然體積迷你,但結構幾乎完全由金屬制成,只有發動機罩、機翼下緣和機輪罩才使用復合材料。故而能實現短距起飛,幾乎可以在任何簡易機場使用。而且采用大面積玻璃窗,給駕駛者提供極佳視野。
原版A-22是非常典型的民用輕型飛機
在動力方面,A-22可根據需要選擇80-100馬力發動機,實現每小時170公里的最大平飛速度。一個40升內置油箱位于座艙后方,確保飛機續航里程達到非常可觀的600-700公里。盡管只能乘坐2人,但考慮到還能塞下3大包行李,以及9萬美元售價,依然在國際市場上大賣。
A-22的駕駛艙視野極佳 甚至能直接看到下方
從2000年至今,Aeroprakt公司至少生產1600架A-22。不僅遠銷歐美各國,也有相當部分被留在國內充當森林巡邏等公務。直至戰爭爆發,還被軍方用于低空巡邏。通過成員操作的突擊步槍,點射那些闖入領空的輕型無人機。
烏克蘭軍方 甚至用A-22搭載士兵攔截無人機
隨著戰事陷入僵局,烏克蘭空軍的無人機消耗數量不斷攀升。同時,針對俄羅斯廣袤內陸的打擊需求越來越多。即便坐擁海馬斯、風暴陰影和金牛座等遠程武器,也不無法保證一定能洞穿防空體系,反而經常在使用權限上遭遇外交限制。故而另辟蹊徑,嘗試將載人的A-22改裝為自殺式無人攻擊機。
經過魔改 戰斗型A-22已接近于某種初階巡航導彈
于是,烏克蘭官方從市面上回購一批二手A-22,并對其進行必要改裝。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1 用于終端制導的高清、晝夜和熱成像相機
2 簡易電子對抗設備
3 最高達90公斤重的燃料與有效載荷模塊
短距起飛優勢 讓A-22可以適應各類嚴苛場地
經過改造后的戰斗型A-22,與其說是無人機,到更像是一款復古的早期巡航導彈。可通過衛星指導,攻擊1200公里外的任意目標。當然,也可以由后臺人員操作,繞開那些重點設防的危險區域,或是隨機選取其他攻擊目標。
因為體積迷你 A-22的雷達反射面積很小
由于速度不快、飛行高度偏低,不容易被敵軍雷達輕易捕捉。最為重要的是,每架A-22的價格僅相當于一枚標槍反坦克導彈,屬于非常經濟實惠的廉價平替。
A-22最大的缺陷 可能是載彈量受限制
2024年4月,戰斗型A-22首次聯想,就被用來襲擊俄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的無人機工廠。
2024年5月,第二架戰斗型A-22,直撲俄聯邦-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的煉油廠。
2024年11月,又是這種戰斗型A-22,擊中俄聯邦-達吉斯坦共和國境內的海軍基地。
雖然出動不多 但A-22打擊的都是敵方縱深單位
關于具體實效,俄烏兩國媒體總是給出針鋒相對的回答。前者強調損害輕微,遇襲人員情緒穩定,而后者必然著力強調輝煌戰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烏克蘭正嘗試擴大改裝規模,準備將更多類似的輕型飛機改造為巡航導彈。
空襲爆炸現場的A-22殘骸
此外,A-22戰斗型的接連亮相,可以讓作為第三方的我們觀察到很多細微變化:
例如活躍在全球各地的民用輕型飛機,是否都有可能成為戰場大殺器。乃至出現某種通用化組件,確保改造工作迅速且全面。
其次,俄羅斯空軍的雷達系統,似乎在這類滲透性攻擊面前毫無辦法。尤其當老邁的A50預警機接連折損,傳統的地面系統似乎越來越不堪重負。
需知,很多改變歷史進程的革命性武器,最初都誕生于水平不高的次要戰場。等到真正為外界所矚目,其實際性能早已能讓人驚掉下巴......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