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是否加大對俄制裁一事,歐盟27國還是沒談攏。與此同時,特朗普拒絕出兵烏克蘭,普京則開出四大停戰條件。那么,特朗普為何拒絕出兵烏克蘭?對于當前的俄烏局勢,普京又提出了哪些停戰條件?
當地時間7月15日,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關系部長西雅爾多公開證實,在剛召開的歐盟外長會議上,27個成員國沒能就第18輪一攬子對俄制裁達成共識。這表明在加大對俄制裁一事上,歐盟內部存在嚴重分歧。同時也說明部分歐盟國家并不愿意無休止地陷入地緣博弈之中。
與此同時,當地時間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公開表示,美軍不會出現在烏克蘭地面。言下之意很簡單,美國不會直接參與俄烏沖突。然而,雖然特朗普這番表態有利于降低俄烏沖突升級的風險,但并不意味著美國將完全和烏克蘭“劃清界限”。
早在7月14日,特朗普就宣布對烏克蘭展開新一輪軍援。當天,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對烏援助,可能包括適用于F16戰斗機的射程最高可超過800公里的JASSM巡航導彈。由此可見,盡管美方不會下場參戰,但會持續通過軍事援助等方式間接介入,從而給俄羅斯施加壓力。
在此背景下,俄羅斯總統普京開出四大停戰條件。當地時間15日,有消息人士表示,對于特朗普的施壓,普京“并不畏懼”。普京認為,導致沖突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正是美西方國家始終不愿證實俄方提出的停火條件,也不愿意展開“實質性討論”。
而俄方提出的停火條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北約不得東擴,并且必須將這一承諾落實到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上。此前北約曾向俄羅斯承諾“不東擴”,但在冷戰結束后,北約的勢力范圍不斷增加,甚至已經擴大至俄羅斯邊境附近。
而此次俄烏沖突爆發,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北約試圖將烏克蘭納為新成員,并展開多輪談判,這無疑是對俄羅斯的嚴重挑釁。對此,俄方表示堅決反對,并認為這是“生死攸關的問題”。而在俄烏沖突延宕三年多以來,俄羅斯也不止一次地表示,在“不東擴”這個承諾上,北約“欺騙了俄羅斯”。
二是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立場,并對其武裝力量進行限制。言下之意很簡單,就是希望烏克蘭成為永久中立國,放棄加入北約、歐盟等西方陣營或者其他軍事聯盟。此外,也不得擁有威脅俄羅斯國家安全的大規模軍事武裝。
三是保護烏克蘭當地講俄語居民的權益。俄烏之間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烏克蘭東部和南部也有著大量講俄語的居民。這一條件就是要求烏克蘭必須尊重俄語居民在語言、文化認同方面的權利和自由,不許搞“去俄羅斯化”這種打壓俄語居民的行徑。
四是承認俄羅斯已經控制的領土。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軍控制了盧甘斯克、頓涅茨克等多個地區,這些地區有著大量俄語居民,也愿意公投納入俄羅斯版圖。有分析認為,在沖突中耗費大量兵力和軍事預算的俄羅斯,是不會放棄既有的軍事成果。
從普京給出的停火條件來看,其主要的訴求和烏克蘭、北約存在嚴重分歧,并且很難在短期內達成共識。但不管和平談判有多艱難,只要相關各方愿意做到談判桌上,就是一件好事。畢竟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只有和平磋商才能找到突破口,同時也是解決俄烏問題的唯一正確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