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桃園市議員黃瓊慧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批評桃園市政府,指控其在銑鋪工程公告中使用簡體字,并憤怒地質問桃園市長張善政“到底哪里人?”這一言論迅速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和討論。隨著事件的進一步發展,黃瓊慧為她的言論作出了道歉,并解釋稱自己未進行足夠的調查核實。
黃瓊慧在其個人社媒上發文,公開曝光了一張桃園市銑鋪工程的公告照片。照片中顯示,公告板上的16個字中有7個使用了簡體字,其中包括“進”、“車”等常見字。黃瓊慧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并批評市政府的公告使用簡體字的做法,認為這不僅是不符合臺灣社會傳統書寫規范,也讓人感到疑惑和憤怒。她隨即發文指責市長張善政,并在文中寫道:“市長到底哪里人?”
黃瓊慧的這一言論引發了網民的激烈討論,部分網友支持她的觀點,認為簡體字的使用在臺灣社會并不合適,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她的做法過于激烈。無論如何,這一言論迅速成為了媒體的頭條新聞。
桃園市政府的回應
對此,桃園市政府并沒有直接回應黃瓊慧的質疑,而是通過新聞處長羅楚東作出了公開反擊。羅楚東指出,黃瓊慧所批評的道路銑鋪工程公告并不屬于桃園市政府的責任范圍。該路段屬于省道,由臺相關交通部門公路局中壢工務段負責管理和施工。因此,黃瓊慧的質疑應當轉向綠營交通部門,而不是桃園市政府。
羅楚東進一步解釋稱,根據黃瓊慧的邏輯,如果要追問“哪里人”,那么應該問“交通部門負責人哪里人?”而不是問市長張善政。這一回應不僅對黃瓊慧的指責進行了反擊,還暗指她在未查證事實的情況下,進行了一場無意義的操弄。
此外,羅楚東強調,道路管理職責明確劃分,省道和縣道的責任歸屬清晰,市政府對省道上的施工項目并無管轄權,因此黃瓊慧對市政府的指責實際上是誤解和誤導。
公路局的解釋與補救
隨著事態的發展,桃園市政府與交通部公路局進一步澄清了這一問題。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對此事進行了詳細說明,表示在進行銑鋪工程時,施工單位在地面上噴涂的字樣采用了簡體字。這一做法是由于協助交維廠商在套繪鋼板時誤用了簡體字,并非出于有意為之。
公路局表示,事發后,已立即要求相關廠商對施工現場的簡體字標識進行修正,并且告誡廠商今后不得再出現類似問題。該局還表示,會加強對施工過程中的文字規范管理,確保未來類似情況不再發生。
黃瓊慧的道歉與反思
面對市政府和公路局的反擊,黃瓊慧于當天稍晚時間修改了她的發文,并公開道歉。她承認,由于沒有前往現場進行核實,自己在未查清楚實際責任歸屬的情況下,急于發表意見,造成了誤解和不必要的紛爭。黃瓊慧在道歉聲明中寫道:“我沒有前往此處求證,就直接認定是桃園市政府的問題,是我的疏失,在此對市府工務局同仁致歉,真的非常抱歉,以后會更謹慎處理。”
她還強調,盡管自己為這次錯誤道歉,但她的監督工作并不會因此而放松,仍然會繼續關注市政府的各項事務,并呼吁交通部門在未來的公告中避免使用簡體字。黃瓊慧表示,她將堅持自己的監督職責,但也會在未來更加謹慎地核實事實。
黃瓊慧的道歉并沒有完全平息輿論的爭議。部分網友對她的道歉表示理解和支持,認為她的態度誠懇,并且有責任感地承認了錯誤。有人稱贊她在面對錯誤時能夠勇敢道歉,而不是一味推卸責任,這種態度值得稱贊。
也有網友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黃瓊慧的行為從一開始就存在操弄的嫌疑。有網友評論道:“她本來就是在見獵心喜,隨便挑起爭端,現在道歉只是為了平息風頭。”也有評論指出,黃瓊慧在此次事件中的做法暴露了她在處理公共事務時的急功近利,缺乏必要的調查和耐心。
這一事件不僅引發了對簡體字使用的討論,更暴露了桃園市政府與交通部公路局之間在職責劃分上的一些模糊地帶。
此外,黃瓊慧作為綠營籍議員的身份也讓這一事件具有了濃厚的藍綠色彩。盡管她為自己的失誤道歉,但這一事件依然可能影響她的公眾形象和個人前途。
臺灣社會對簡體字的圍追堵截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綠營頻頻拿簡體字大作文章,而每每到最后都會鬧出不少笑話,不知道他們到底在害怕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