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個趣味科普,故事還是從特朗普講起。
就在昨天,特朗普突然發了一條很甜的動態:
“我要感謝可口可樂高層,他們同意在美國改用蔗糖了。這是非常正確的一步——你們會看到的!”
白宮轉發了特朗普的可樂動態
這可真是一位關心民間疾苦的大統領,在忙著打關稅戰和賺錢之余,還不忘了給美國人民加點糖。
那么問題來了,可口可樂不一直都是甜水嗎?難道里面一直沒放糖?
真實的情況有點復雜,但對于美國人來說,本國產的可口可樂里面確實沒有糖,最近幾十年來都是靠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的“甜”撐住口味。只有在墨西哥等少數地區,還保留著蔗糖版的古早可樂味道。
在美國超市貨架上,有兩種看似一樣的可樂:
一種是常見塑料瓶/易拉罐裝的經典款,配料表上寫著高果糖玉米糖漿;另一種是少見的玻璃瓶裝“墨西哥版”,寫著蔗糖(sugar),價格還更貴。
墨西哥版可口可樂
你以為只是瓶子不一樣嗎?其實這背后是全球飲料工業的一場甜味大戰。
全世界的可口可樂,配方大體一致(都是碳酸水+甜味劑+焦糖色+磷酸+香精+咖啡因),但最大區別就在糖上,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張表來對比一下:
可口可樂的配方對比表
其中,只有美國采用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作為主甜味劑,而世界大多數地區(尤其是對食品安全監管更嚴格的歐洲)仍堅持使用蔗糖或甜菜糖。
這不是偶然現象,因為HFCS是美國農業工業的特色產品:政府對玉米補貼,對食糖征稅,于是玉米糖漿變得又便宜又多,飲料廠自然笑納。
特朗普這波“換糖令”,表面看只是配料表的微調,實際上卻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來看看三大影響因素,口味、健康與成本。
口味:蔗糖更溫潤,HFCS更沖擊
HFCS的甜味來得快,刺激強,適合“快消品”風格;而蔗糖的甜更柔和,余韻長,被許多人認為“更自然”、“更像小時候的味道”。
很多人迷戀墨西哥玻璃瓶版,就是因為那種蔗糖+玻璃瓶的雙重復古組合,仿佛一口喝回童年。
不過,科學實驗顯示:在盲測中,過半人根本喝不出差別。也就是說,你喜歡哪個,可能只是心理暗示更勝味蕾判斷。
??健康:糖就是糖,別被“純天然”騙了
千萬別覺得蔗糖就比HFCS更健康。
無論HFCS還是蔗糖,進入身體后都會分解為葡萄糖+果糖,熱量一樣高,升糖指數類似,導致肥胖、糖尿病、蛀牙的能力也差不多。
美國FDA早就表示:HFCS與蔗糖的健康影響無本質差異。
如果指望可樂靠換糖就能喝出健康,基本上等于“換紙質吸管喝奶茶就能減肥”。
真正的問題是可樂的含糖量太高。一罐可樂大概含糖35~40克,接近一個成年人一天糖攝入的上限。
甜味劑怎么換都沒用,少喝才是真正養生。
成本:蔗糖貴得多,成本扛不住
成本才是最關鍵的原因。
HFCS都是美國自產的,補貼多,價格低;而蔗糖主要靠進口(如巴西、澳大利亞),還要繳高額關稅,貴兩到三成不是事兒。
可口可樂改用HFCS,不是因為更健康,而是因為更便宜。這幾十年可樂喝得起、賣得動,很大程度上得感謝玉米地。
假如美國的可口可樂真要大規模改用蔗糖,那么結果就是成本漲,售價漲,給飲料界的通脹再添一捆柴,讓消費者與廠家一起哭。
這么算起來,好像換配方不太值。那特朗普圖啥呢?
我覺得吧,一方面是對經典美國味兒的懷念,一方面是討好自己的老鄉們。
雖然特朗普自己喝的是健怡可樂(還專門裝了“可樂按鈕”),但他也常常為經典款發聲。
特朗普辦公桌上的健怡可樂按鈕
他在文中寫的“更好、更正確”,聽起來就像一個死忠用戶寫反饋:“能不能別加玉米漿了,我想喝小時候那個味兒。”MAGA黨想回到的過去,就是他們小時候的味道。
另外也別忘了,特朗普的家(海湖莊園)在佛羅里達州,這里正是美國蔗糖的主產區。可樂改用蔗糖的話,估計不會有誰能比佛州老農更開心了。
而玉米糖漿產業則主要在中西部玉米帶,在傳統上就是更偏向共和黨的票倉。立場堅定就意味著沒有爭取的價值,不像佛羅里達州有那么久的搖擺歷史。
與此同時,擔任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的小肯尼迪也在打配合,喊出“讓美國更健康(MAHA)”的口號,倡導從美國食品中去除HFCS。
對于大統領的關懷,可口可樂公司自然不敢怠慢,回應也來了:
“感謝總統對我們品牌的熱情,我們將很快發布更多創新產品的信息。”
官腔翻譯成人話就是:
“我們可能會搞點限量款意思意思,但不可能全面換。”
可口可樂的回應充滿想象
是呀,要是因為總統的一句話就改了配方,那這企業經營以后還有獨立性嗎?人家就是輕飄飄地提個建議,后果可是要由企業獨自承擔的。
可口可樂也不是沒干過類似的蠢事。
1985年,為了應對百事可樂的市場競爭,可口可樂推出了“New Coke”。新配方的可口可樂在小口測試中優于競品,同時也獲得了公司高層的支持,然而上市后卻引發了消費者對背離傳統的抗議,日均投訴達數千次。
三個月后,可口可樂恢復了原配方,并更名為“經典可口可樂”,New Coke逐步退出市場。
事后的分析指出,小口測試其實測了個寂寞,根本沒能反映出消費者的飲用偏好——其根源在于,喝可樂的人往往都是整瓶炫,只喝一口根本體現不出誰更好喝。
有趣的是,有一些分析認為,相比玉米糖漿,蔗糖能夠提供持久的甜味尾韻,使整體口感更豐富。或許蔗糖版可樂確實更適合整瓶炫,偏愛墨西哥版玻璃瓶可樂的人確實有道理。
-胖胖說-
說回到咱們自己,祖國版的可口可樂健康不健康呢?
拉開配料表,中國版可樂含有果葡糖漿+白砂糖,也就是HFCS+蔗糖的混合版本。
沒有代糖,沒有防腐劑,算是比美版稍天然,比墨西哥版更折中。但依然每瓶含糖30~35克,只需喝上一瓶,當天的糖攝入量就爆表。
所以不用糾結“加哪種糖健康”,只要你每天一罐可樂,怎么都不可能健康。
就算喝健怡可樂也是一樣的,它里面雖然沒有糖,可是多了苯甲酸鈉(用于防腐),你能說它更健康嗎?要知道,糖本身就有防腐的作用,所以去糖的代價就是迎來防腐劑。
與其糾結于哪種可樂更健康,我覺得倒不如選一款口感最好的,并控制好飲用量,這可能更實際一些。
而最能立竿見影提升可樂口感的方法,我更傾向于“多加點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