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活力中國調研行”記者一行來到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長春生產基地(簡稱為“奧迪一汽超級智能生態工廠”),映入眼簾的就是一輛輛科技感滿滿的豪華電動車。
“這些都出自以數字化技術設計建造,以數字孿生技術打造出高效靈活的全數字化全自動生產體系。”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開宇自豪地介紹,“我們采用數字化技術來設計建造,以數字孿生技術打造出高效靈活的全數字化全自動生產體系,包括品牌首次在中國市場引入全域的IT解決方案,以及部署超800臺機器人等,在‘近零碳排放’的綠色制造基礎上,以創新技術驅動智能制造發展。”
綠色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鮮明底色,更是奧迪一汽超級智能生態工廠引以為豪的特色。在王開宇看來,一片“太陽牧場”為助力低碳環保注入了能量,“我們廠房屋面鋪設有約32萬平方米的光伏設施,預計年平均發電量超3500萬度電,可覆蓋至少年用電量的四分之一,其余用電也采用綠色電能,真正實現零碳運營。”
變廢為寶,循環利用,既是科學,也是藝術。健全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正深刻彰顯了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綠色低碳發展理念。
“在鋁材加工環節創新采用閉環回收系統,沖壓車間產生的邊角料經過專業再生處理后,建立完善的廢棄物管理體系,對包裝木材、紙殼等固體廢棄物實施100%精細化分類回收,全部轉化為可利用的再生資源,從根本上杜絕了廢棄物填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王開宇說,“在水資源管理層面,通過反滲透工藝模塊深度處理生產及生活廢水,凈化后的中水不僅滿足工藝生產需求,還用于廠區67萬平方米綠化帶的灌溉,實現水資源100%循環利用——這何嘗不是一幅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銳意發展的美好畫卷!”(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禹欣、任爽 見習記者張楠)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