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江街道錦逸社區聯合西南石油大學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在社區會議室舉辦了“‘兩彈一星’精神·薪火相傳”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宣講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多種形式,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厚植青少年愛國情懷,賡續紅色基因。
活動伊始,現場通過設置“精神豐碑·歷史回響”的環節,以PPT宣講的形式,展示了“兩彈一星”時期的珍貴歷史照片、科學家手稿等資料,生動再現了鄧稼先、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在艱苦條件下攻克技術難關的感人故事。隨后,圍繞“兩彈一星是什么?”“為什么要研制兩彈一星?”等互動問題,引導青少年深入思考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的深刻內涵。
為進一步鞏固學習成果,第二環節組織青少年集中觀看了《國之重器》紀錄片,點燃了孩子們的愛國熱情。隨后的知識競答環節,孩子們踴躍參與,對“兩彈一星”的具體成就,以及于敏、王淦昌等科學家的卓越貢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隨后,孩子們以“童心繪夢·禮贊科技”的形式,用畫筆表達學習感悟。在大學生志愿者的引導下,一幅幅充滿童真與信念的作品躍然紙上:有的孩子描繪科學家在實驗室夙夜攻關的身影,還有的用火箭、衛星等元素拼貼出“科技強國”的宏偉藍圖。一位青少年高舉畫有五星紅旗和長征火箭的作品表示:“我長大了也要當科學家,讓祖國更強大!”這些作品生動體現了孩子們對“兩彈一星”精神的深刻理解。
活動最后,家長們也高度評價此次活動,認為其讓愛國主義教育變得“看得見、摸得著”,對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激發報國之志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次宣講活動創新采用“宣講+互動+創作”的立體模式,讓青少年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刻感悟愛國情懷,在心中悄然播下科技強國的種子。未來,錦逸社區將持續深化“家校社”聯動機制,開發更多沉浸式、體驗式的愛國主義教育項目,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綻放時代光芒。
整理:高昊焜
編輯:楊米澤
責編:李玥林
審核:彭 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