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青海頻道
人民網西寧7月15日電 (記者楊啟紅、實習生張秀青)7月15日,青海省大中小學生“走進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暑期研學活動在西寧火車站舉行發車儀式,來自全省的600名大中小學生從西寧火車站出發,走進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同寶山紅色研學基地、原空軍地空導彈獨立十二營舊址等地,以青春之音致敬先輩,以赤子之心傳承薪火。
發車儀式現場。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是“兩彈一星”精神的孕育地之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廣大科研人員扎根位于海北州的金銀灘草原,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成功研制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
學生們參加研學活動。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近年來,海北州聚焦打造“兩園一地”,大力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青藏鐵路精神、科學家精神、絲路精神,講好紅西路軍故事,挖掘221基地解放軍守衛部隊遺址18處,培育紅色研學現場教學點31處,創新構建“一核四聯七徑多點”紅色研學模式和青少年“五位一體”研學課程體系,打造了中國原子城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示范基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省內外師生來到原子城開展紅色研學,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學生們準備乘專列前往海北研學。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我認為本次活動中,我們應該用心聆聽紅色故事,感悟紅色精神,日后將前輩們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行為準則當中,成為自己日用而不絕的行為規范。”西寧海湖中學七年級學生馬智博說道。
今年以來,青海實施全省大中小學生“走進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赴北京宣傳推介紅色研學精品線路,舉辦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開展“新時代、新家鄉”主題思政課系列活動,建設教育援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基地,著力打造“行見江源·志攀昆侖”實踐育人品牌,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學生們準備乘專列前往海北研學。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青海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華本太表示,希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深入推進全省大中小學生“走進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將此項活動作為“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納入今后的工作和教學計劃,加強組織實施,強化協調聯動,細化責任分工,做好教學、服務、安全、經費等各方面保障,持續深入、穩妥有序推進落實,努力打造凸顯青海特色的“大思政課”品牌活動。
今年以來,青海省委宣傳部、海北州委、省教育廳、省文化和旅游廳、團省委共同印發《青海省大中小學生“走進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活動內容、任務分工、服務保障等,活動開展至今,已組織47所學校、近4萬名學生開展了研學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