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科 研 動 態
2025年7月6日上午,在南海執行TS2-44-2航次的“探索二號”科考船上,隨著折臂吊車的旋轉與升降,200公斤級長續航AUV(簡稱“長續航AUV”)穩穩地落在甲板的支撐架上,順利完成海試任務,實現了完全脫離母船伴航的作業模式,其優秀的無人化長續航工作能力為航次作業效率提升提供了新型技術手段。至此,“探索二號”科考船見證了該長續航 AUV從續航力國際領跑到產品化應用的研發過程。
圖1 長續航AUV順利回收
該長續航AUV系統由嶗山實驗室科技創新項目資助并研制,具備多模態航行、多功能巡航、高耐久遠航與高環境適應等特點,可完全脫離母船伴航,數十天開展水下觀探測任務,續航里程可達5000公里以上,大幅拓展了AUV獨立作業的時空范圍。研發團隊突破了混合動力驅動與高效分配、高精度宏微姿態調節等系列關鍵技術,實現了長續航、輕量化和自適應等設計目標的兼顧?;诖四芰μ嵘撗b備有望與水下滑翔機等潛航器協同構建縱橫交織的無人異構立體綜合觀測網,助力提升我國當前立體觀測網的海洋數據采樣精細化水平,在國家海洋無人無纜自主觀測與探測裝備發展方面具有里程碑意義。
早在2023年,“探索二號”科考船便見證了該型長航程AUV續航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過程。該型AUV系統重230公斤,搭載溫鹽深和聲學等載荷,于2023年4月24日至7月23日,在我國南海完成全功能應用海試,最大航行速度1.70m/s,定深航行誤差小于0.3米,連續航行里程達5215公里,續航時間91天,耐久遠航性能得到充分驗證,續航里程和續航時間均提升至同類型號的國際最高水平。截止目前,研發團隊通過與國內相關優勢單位合作,已成功搭載溫鹽深和聲學傳感器等任務載荷,充分體現了該AUV平臺的載荷通用性和功能擴展性。另外,該團隊還成功研發了200公斤級大深度長續航AUV,海上實測最大潛深達5014米,實現了輕型長續航AUV譜系拓展。
據公開報道與資料顯示,美國蒙特利灣水族館研究所研發的Tethys AUV系統完成了溫鹽、聲學等觀測與采樣海試,可連續航行21天,續航里程為1850km;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研發的Autosub LR 1500 AUV,通過光學、聲學等觀測技術實現了海洋物理、生物和化學信息的海試調查,續航時間30天,續航里程2000km。
該新型長航程AUV系統應用前景廣闊,可為我國精細化的海洋觀測與監測、海洋生命過程與演化分析、廣海域搜救及考古調查、遠洋航渡與抵近調查,以及全球氣候預報預測等提供先進基礎平臺支撐,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圖2 2023年長續航AUV耐久遠航海上試驗
圖3 其他任務載荷集成與應用
信息來源:嶗山實驗室 。
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