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貝爾一句話掀起千層浪,他公開宣稱“中國是唯一有能力讓伊朗崩潰的國家”。這句話直指伊朗采購中國殲-10CE戰斗機的計劃,背后藏著以色列的焦慮和無奈。
幾乎同時,埃及亞歷山大港豎起紅旗-9B防空雷達,沙特簽下中國12艘052D驅逐艦的超級訂單,阿聯酋引進中國火箭炮生產線,塞爾維亞購入中國防空系統。
再加上伊朗推進的殲-10CE采購,五國同步行動,在中東和東歐形成一道新的防務風景線。這個局面讓以色列措手不及,也讓傳統軍火巨頭們倍感壓力。
空中天平傾斜
以色列的焦慮不是空穴來風。殲-10CE這款戰機確實戳中了他們的戰略痛點。這款中國制造的多用途戰機配備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達到240公里,能同時鎖定12個目標。
更厲害的是霹靂-15導彈,射程超過200公里,專打對手的空中加油機——這可是以色列遠程打擊的命門。
看看伊朗空軍的現狀,就知道為什么他們急著要這款戰機。伊朗主力還是上世紀70年代的F-4和F-5這些“老古董”,在以色列F-35面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在今年6月的以伊沖突中,伊朗戰機甚至無法有效起飛攔截,只能看著自家基地挨炸。但殲-10CE的加入,并非單打獨斗。
伊朗軍方同時計劃配套引進空警-500預警機和紅旗-9BE防空系統,組成“雷達預警+指揮中樞+火力平臺”的完整作戰鏈。
以色列國防部私下評估,這套體系一旦建成,以色列空襲伊朗的成功率可能驟降90%,F-35再想“自由出入”就難了。
而就在以色列緊盯伊朗的時候,埃及已經悄悄完成了防空系統的更新換代。埃及前少將法拉格最近證實,中國紅旗-9B遠程防空系統已在埃及部署到位。
這套系統覆蓋260公里空域,直接替代了埃及老舊的俄制S-125導彈。畢竟埃及和伊朗空軍的情況類似,防空系統過去真是“青黃不接”。
老底子是蘇聯時代的薩姆-2、薩姆-3,打打老式飛機還行,面對現代隱身戰機和電子干擾完全不夠看。
后來買的德國和俄羅斯兩國的防空系統,也是麻煩不斷。特別是美國那個《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像把劍懸在頭上,埃及買俄制裝備總是提心吊膽。
紅旗-9B的到來讓埃及松了口氣。它能和現有的埃及防空系統配合使用,形成更嚴密的防空網,尤其對以色列的F-35構成有效威懾。
亞歷山大港的雷達一開機,以色列對西奈半島的空襲頻率立馬降了至少60%,這就是實力的無聲宣告。
巴鐵實戰背書
沙特作為美國傳統盟友,這次采購策略最是精明。他們一面和美國簽下1420億美元的軍售合同買F-35,一面卻秘密引進中國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還計劃采購殲-35A隱身戰機。
這種二軌采購,伊朗可以說玩得爐火純青。至于這筆購買軍備的賬,伊朗軍方算得也是相當清楚:殲-10CE價格只有F-35的三分之一,性能卻足夠應對地區威脅。
這也是為何伊朗軍方公開表示:“只需用5%的國防預算,我們便能打造一支現代化的空軍。”這賬誰不會算?
歐美武器交貨慢、配件貴、附加條件多,中國裝備“交付快、可定制、無政治條件”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沙特引進中國“沉默獵手”激光防空系統后,攔截胡塞武裝無人機的成功率高達92%。現在又豪擲120億美元訂購12艘052D驅逐艦,打造中東最強海軍。
這種務實選擇背后,是對美國安全承諾的信任危機,也是中東地區的小國尋求安全自主的現實選擇。
中國武器能在中東打開局面,巴基斯坦的實戰表現功不可沒。今年5月印巴空戰中,巴軍用殲-10CE搭配霹靂-15導彈,硬是把印度吹上天的“陣風”戰機揍下來3架。
外加蘇-30MKI,打出6:0的驚人戰績。最讓西方軍事觀察家掉眼鏡的是,巴軍的紅旗-9BE防空系統居然把印度花大價錢買的S-400導彈給打下來了。
實戰是最好的廣告,這一仗讓中國武器在中東徹底揚名。埃及、阿聯酋、沙特等國對中國空軍體系的興趣直線上升,紅旗-9BE、殲-10CE這些裝備咨詢量暴漲。
特殊用詞背后,中國軍售的底氣
面對以色列的施壓和西方質疑,中國國防部的回應簡明有力:我國在軍品出口上一貫堅持“慎重、負責”的態度。這四字用詞看似平常,實則含義特殊。
“慎重”表明中國不會像某些國家那樣滿世界傾銷武器;“負責”則承諾中國會考慮地區穩定,不會為了賺錢而火上澆油。
發言人進一步強調,中國愿為“地區與世界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這話擺明了和西方“拱火者”形象劃清界限,亮出中國“滅火者”的立場。
中國軍工的競爭力遠不止“便宜”這么簡單。殲-10CE發動機可自主選擇國產或俄制,VT-4坦克開放火控系統接口,中東國家能按需搭建防務體系。
阿聯酋多次派團考察中國L-15教練機,埃及探討引進整條梟龍生產線,技術轉讓+本地化生產的新模式正在推開。
更深遠的變化發生在訓練場。阿聯酋用中國裝備訓練也門政府軍,埃及讓紅旗-9B與俄制雷達無縫適配,沙特用國產化“翼龍-2”無人機執行了200多次實戰任務。
中國技術標準正悄然融入地區安全治理體系,這種軟實力輸出比單純賣武器影響更深遠。以色列增購17架F-35應對,總數達到50架。
但每架F-35每小時飛行成本高達2.85萬美元,是F-16的三倍多,這種以數量換質量的做法難以為繼。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口中“慎重、負責”四字,正成為全球軍貿市場的新標桿。沒有漫天要價的政治條件,沒有強加于人的價值觀捆綁,有的只是性能可靠的裝備和互利共贏的合作。中東國家用訂單投票,選擇了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安全之路。
參考資料:
《國防部:中方在軍品出口方面一貫堅持慎重負責態度》——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