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有網友說他家的小孩今年中考成績是763分,竟然無法上襄陽四中和五中,只能上當地市區一中,話里話外都透露著一種遺憾。今天又看到網友說他家孩子今年中考783分,遺憾錯失襄陽四中五中,因為當時膽小,指標到校填的是一中三中,所以現在襄陽四中和五中的高收費,也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無奈只能進襄陽一中和三中了,當然是懊悔不已,心存不甘,就這樣遺憾的與襄陽四中和五中失之交臂了!
估計不止這兩位家長,在襄陽市有同樣想法的家長應該不少吧,畢竟襄陽四中和五中每年在襄陽市招生學生的數量有限,很多學生都跟襄陽四中五中無緣。不得不說襄陽四中和五中無疑是頂尖而且耀眼的高中,它們擁有深厚的底蘊、優秀的師資和濃厚的學習氛圍以及每年高考進入重點大學人數非常多,是許多學子向往的地方。但要說上不了這兩所高中,去其他高中就太“”遺憾”,這個或許窄化了成長的可能性,也算是對高中成長的一種片面理解吧。
高中的意義,從來不止于“名校光環”。襄陽四中和五中固然厲害,就拿2025年高考來看,他們600分以上的人數也就七八百人,600分過線率好像不到50%,還有很多學生高考分數在600分以下。而襄陽其它高中,比如襄陽三中和一中,它們或許在整體名氣上稍遜,但是同樣培養出了考入985、211這些重點高校的學子。就拿2025年高考來說,襄陽一中不太清楚,但是襄陽三中60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也有248人,600分以上過線率也有差不多15%。另外襄陽三中同樣有學生被清北大學錄取,非常不錯了。只不過在襄陽市,四中和五中的光芒太過耀眼,掩蓋了其它高中的光芒。
更重要的是,決定人生高度的,從來不是單一的“起點”。襄陽四中和五中的學生固然有更優的平臺,但“平臺”只是助力,而非終點。多少在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憑借三年的專注與堅持,最終實現逆襲;又有多少人,即便進入名校,若缺乏內驅力,也可能在競爭中迷失。比如2001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狀元是來自麻城一中,這位同學初中就讀于麻城一中初中部,初中畢業之后雖然被黃岡中學錄取,但是考慮留在麻城一中可以繼續享受獎學金減少家庭經濟壓力,最終選擇留在麻城一中就讀高中。要知道在90年代黃岡中學的名氣可不比現在的襄陽四中和五中差,比麻城一中更是響大多了。但是他放棄黃岡中學選擇在麻城一中就讀,在麻城一中他照樣奪得2001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狀元。
高中的價值,在于是否能讓人找到自己的節奏,這些,并非只有頂尖高中才能給予,其它高中也是可以的。有一句俗話叫“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在評論區看到很多網友評論,也是這么說的。在襄陽四中和五中讀普通班,還不如去襄陽三中讀重點班。
所謂“遺憾”,往往源于對“唯一標準”的執念。但成長從來不是單行道,教育的意義也不是把所有人都塞進同一個模子。只能說襄陽市的教育模式讓這些家長有了這樣的想法,在黃岡市就基本上不存在這樣的“遺憾”了,去不了黃岡中學,能考上縣一中家長同樣欣喜萬分。
所以,不必為沒走進四中和五中而沮喪。每所高中都有自己的光芒,每個努力的靈魂都值得被看見。重要的不是站在哪個平臺,而是是否愿意在這個平臺上,拼盡全力去靠近自己的目標。畢竟,人生的考場很長,高中只是其中一段,而這段路的精彩與否,終究由自己書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