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就像一面照妖鏡,父母一走,親情這張紙瞬間被撕得粉碎。
原本以為血濃于水,結(jié)果血未必濃,水卻越來越?jīng)觥?/p>
很多人不愿意承認,父母才是兄弟姐妹之間關系的唯一黏合劑,一旦他們不在了,那層“親情”的薄紗,說散就散。
一些人,在父母的葬禮還未結(jié)束,就已經(jīng)和兄弟姐妹分道揚鑣,眼神里寫滿防備。
旁人覺得無情,他們卻覺得這是一種自保。而真正在父母離世后果斷斷聯(lián)的,往往是這幾類人。
01
吃過“兄弟姐妹虧”的人。
很多家庭里,父母偏心是常態(tài)。
這公平?不好意思,那是理想國的事兒。
現(xiàn)實里,有些人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的背景板。
上學時供不起,生病了沒人管,反倒是那個從小被寵著的兄弟姐妹,成了全家的太陽。
我認識一個熟人,小時候為了供弟弟上學,自己早早輟學打工。
后來父母去世,弟弟一句“這房子是我出錢裝修的,你無權(quán)繼承”,直接把她趕出老家。
她那一刻才明白,原來幾十年的親情,只值一張房產(chǎn)證。
這種人,心早就涼透了。
父母一走,根也斷了,情也沒了,留著兄弟姐妹,只是給自己添堵。
斷聯(lián),是一種遲來的覺醒。
02
見識過“算計”的人。
父母在世的時候,大家還裝裝樣子。
父母一去,那些笑臉背后的算盤就啪啪響起來了。
爭遺產(chǎn)、搶老房、分存款,有的甚至在靈堂上就開口:“這保險你別動,是媽留給我兒子的。”
我樓上的鄰居,父親剛走,姐姐就帶著律師上門,硬說房產(chǎn)證上她也有份。
幾年前父親生病,她一分錢沒出,連人都不露一面。
現(xiàn)在卻來扯法律。這種場面,看多了人自然就寒心了。
所以,那些主動斷絕來往的人,其實不是無情,而是被逼到絕境。
他們已經(jīng)見識過“親情生意”的冰冷,寧愿做個孤島,也不想再淪為籌碼。
03
混得還不錯、不想被“拖后腿”的人。
說句難聽的,有些兄弟姐妹不光窮,還理直氣壯。
他們不努力、不上進,年年靠父母接濟,父母一走,就把目光投向唯一混得好的一位。
我有個朋友,大學畢業(yè)后自己拼命打拼,終于買了房。
結(jié)果母親一去,弟弟隔三差五打電話借錢,說得好聽是“應急”,其實就是把她當提款機。
她幾次三番幫助,換來的卻是變本加厲的索取。
后來,她索性換了手機號、搬了家,徹底斷了聯(lián)絡。
這種人,斷聯(lián)不是自私,而是清醒。
他們知道親情的泥潭一旦沾上,就難以自拔,與其被拉下水,不如一刀兩斷。
結(jié)語:
現(xiàn)實不是電視劇,沒有“手足情深”那種圓滿。
更多時候,是冷眼、是計算、是靠父母維系的“塑料情”。
父母在時,是遮風擋雨的大樹;父母一去,很多人立刻就暴露了真實面目。
兄弟姐妹的裂痕,一旦沒了那雙緩和的手,就再也無法修補。
所以,那些在父母去世后選擇斷聯(lián)的人,未必是冷血。
更多的是,受過了傷,吃夠了虧,看穿了真相。
他們不愿再沉浸在虛偽的親情里,只想守住自己最后的尊嚴。
有時候,斷聯(lián)不是結(jié)束,而是自我救贖的開始。別說他們無情,那是現(xiàn)實教會他們的唯一方式。
#曬圖筆記大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