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靜妍)近日,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征集到了與陳子濤烈士相關的多件物品,包括被家人珍藏多年的書籍等。時隔近80年,跨越近2000公里,從廣西玉林到江蘇南京,與陳子濤烈士相關的90多件物品從烈士故鄉來到烈士長眠之地,將被更好地保存,并用于研究和陳列展覽等領域。
在陳子濤烈士家鄉的老屋里,存放著一個有百年歷史的書柜,柜子里存放著珍藏多年的書籍。此次征集到的,大部分是陳子濤青少年時期讀過的書,有傳統文化書籍、西方哲學讀物、進步思想啟蒙讀物等,其中部分書籍上有陳子濤留下的批注。此外,還有一張1945年由畫家繪制的陳子濤素描頭像原件。
除書籍、畫像之外,還有家人之間的信件,其中提到了陳子濤的事跡。“有一封信,是陳子濤弟弟寫給父親的。信中提到,哥哥陳子濤‘為了大多數沒有飯吃的人的利益,為了大多數人的生命與血汗,對不住我們家里幾個人,我覺得不是罪過,更不是恥辱’。這體現了陳子濤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
陳子濤侄子陳江說,二伯父陳子濤是家族后輩最敬仰的人。陳江說,父親平時會把書柜鎖起來,因為很珍惜里面的書籍。父親過世以后,他接力保管了20多年。在前往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祭掃的過程中,陳江漸漸與工作人員熟悉了起來,因此萌生了把這些傳家寶交到這里保存的想法。雨花臺烈士陵園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正在交接清點這一批物品,將進一步鑒定、修復、收藏與研究。通過征集更多烈士遺物,充分挖掘其價值內涵,將這些史料用于研究、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等領域,讓烈士生平事跡細節更清晰,讓更多人了解雨花英烈的事跡與精神。
陳子濤是廣西玉林人,1939年先后任《廣西日報》記者、采訪主任、總編輯,1945年任《華西晚報》編輯,1946年10月任《文萃》雜志編輯、主編,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7月,因《文萃》雜志社遭破壞后暴露身份,在上海被捕,解來南京,1948年12月犧牲。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2016年,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發起搶救性的文物征集活動,并于2019年將其命名為“紅星計劃”。近年來,雨花臺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奔赴全國20多個省份,搶救性征集千余件文物史料。
(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