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佩斯、黃渤主演的電影《戲臺》上映在即,備受關注。此前路演活動中,陳佩斯劇透:電影好看,片尾曲更驚喜。
原來,片尾曲是由當紅越劇演員陳麗君唱的,詞則是來自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
這首寫于南京的詞可不一般。
有人統計,王安石一生在南京寫的、寫給南京的詩詞有600多首,堪稱歷代文人之最。《桂枝香·金陵懷古》是其中妥妥的“扛把子”。
來,先品品原詞:
《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桂枝香·金陵懷古》是懷古詞里的C位,是王安石寫給南京的“頂流之作”。詞里把水、陸、空的景揉到一塊兒,真是好美一幅金陵勝景圖,讀著讀著就像在眼前展開似的。
好多人剛讀這首詞,可能覺得“也就那樣吧”,甚至能瞅見不少唐詩的影子。但王安石的厲害之處,就在于“化用”這招玩得太溜了。
比如“千里澄江似練”,明顯化用了謝眺的“澄江靜如練”。但他加了“千里”倆字,又補了句“翠峰如簇”,一下子視野拉滿,還和開頭“登臨送目”呼應上了。
再看結尾“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眼熟不?這是化用杜牧《泊秦淮》里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借了前人的梗,卻唱出了自己的味兒,不得不服!
這樣一首詞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讓我們穿越回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彼時,王安石剛經歷第二次罷相,收拾行囊退居金陵,暫時淡出了權力中心。(注:也有說法這首詞在王安石兩次出知江寧府期間寫作。)
李公麟《東坡扶杖醉坐圖》
而金陵這地方可不一般——六朝古都,歷史深厚。多少王朝起起落落,這種“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的循環,最容易戳中文人懷古的DNA。
身不在朝堂,心卻一刻沒閑著。看著金陵的山山水水,看著那些興衰留下的痕跡,再想想自己變法路上的磕磕絆絆,王安石感慨萬千,恨不得一口氣把所思所想全揉進詞里。
他一改以往婉約詞風,把emo情緒全拋開,用“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的氣概,開豪放派詞宗先河。就連一向傲嬌的蘇軾,在看了這首詞后都忍不住夸:“這老頭兒簡直是野狐精啊!”
《桂枝香·金陵懷古》之外
在王安石的詩詞中
還能窺見
他在南京生活的20多年里
鮮活的瞬間
游山
要是王安石生活在現代,也許他會在閑暇時客串“南京旅游博主”。而他最推薦打卡的地點,一定是鐘山(也稱北山)。
畢竟那首著名的《泊船瓜洲》中寫:“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身在瓜洲,想著的還是鐘山,真愛無疑。
王安石晚年在鐘山修建半山園,成為真正的“鐘山人”。
他行走山林之間,或看落花芳草:
《北山》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滟滟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或聽鳥兒自由的歌聲:
《半山春晚即事》
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
翳翳陂路靜,交交園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屨或幽尋。
惟有北山鳥,經過遺好音。
或只是晚上遛彎散散步:
《鐘山晚步》
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
槿籬竹屋江村路,時見宜城賣酒家。
你要問天天看鐘山會覺得無聊嗎?王安石的答案也在詩里:
《北山游鐘山》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
玩水
在南京,王安石不僅游山,也愛“玩水”。
鐘山下的玄武湖,去了!
《憶金陵》
覆舟山下龍光寺,玄武湖畔五龍堂。
想見舊時游歷處,煙云渺渺水茫茫。
他還常到在玄武湖畔的朋友家玩,在人家墻上題詩兩首。
《書湖陰先生壁》
其一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其二
桑條索漠楝花繁,風斂余香暗度垣。
黃鳥數聲殘午夢,尚疑身屬半山園。
題目中“湖陰先生”的“湖”就指玄武湖。“湖陰先生”楊德逢本人就因為住在玄武湖南岸,所以給自己起了這么一個號。
詩中可知,當時玄武湖與鐘山依然有著“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景色。
長江,也必去!無論是雨天還是起風的日子,都別有一番風景。
《江上》
江北秋陰一半開,晚云含雨卻低徊。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江上》
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20年
600+首詩詞
南京對王安石來說
不僅是靈感來源
這里留存著他的青春時代
見證了他三任知府的政績
是他兩度辭相后的避風港
更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老家”
文 |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宋經緯 張文穎
圖 |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趙杰
視頻 |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宋經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