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柏油路面蒸騰著熱浪,溫度計指針直指40℃。國網濮陽供電公司巡線員袁克躍和徒弟胡永輝背著工具包,向220千伏湯岳線295號塔進發。
袁克躍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又在烈日下烤出層層鹽漬,但他的目光始終緊盯著頭頂的銀線——這片區域植被茂盛,又逢汛期,一旦遭遇極端大風暴雨天氣,極易造成事故,需要定期巡視觀察樹木生長趨勢,發現安全距離不足路段及時清障。
“110千伏任長線10號塔,絕緣子溫度68℃,導線接頭無過熱。一切正常。”在下一處巡視地點,袁克躍對著對講機報出數據,手套早已被汗水浸透。這是入夏以來的第32次特巡,連續的高溫紅色預警,讓這條大負荷線路成了袁克躍和同事們心中最牽掛的“生命線”。豆大的汗珠滴落在滾燙的鐵塔上,瞬間化作一縷白煙。完成處理后,他們又馬不停蹄趕往下一處隱患點,這樣的“烤”驗,在迎峰度夏期間每天都在上演。
迎峰度夏期間,線路巡檢工作主要圍繞“保安全、保供電”展開,為實現全方位監測,巡檢團隊采用立體化模式,無人機巡檢針對灌溉田等人工難到達的區段,通過高清攝像頭和隱患識別技術,快速識別設備本體缺陷、發熱等異常。工作人員巡檢則專注于桿塔基礎、絕緣子等關鍵部位排查隱患。視頻監控系統實時監測線路走廊,及時發現線下外破風險點。此外,中心還會對重點區域的導線弧垂、交叉跨越距離進行復測,確保高溫下安全距離充足。
面對極端天氣,巡檢頻次也大幅提升。平常每月一次的常規巡檢,在迎峰度夏期間縮短至每周一次,對重載線路實行“日特巡”。輸國網濮陽供電公司依托智能巡檢系統,建立設備健康檔案,利用大數據分析預測設備故障概率,將被動維修轉變為主動預防。
在這個驕陽似火的夏天,輸電運檢中心累計完成線路巡檢1200余公里,處理各類隱患28處,清理樹障2600余棵。這群與烈日較量、與時間賽跑的“電力衛士”,用腳步丈量責任,用汗水守護光明,為千家萬戶的清涼夏日筑起了堅實的電力防線。(盧莎莎、王勝丹)
審核:盧超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