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篇博士論文致謝
感動了一眾網友
據文中作者自述,他來自小山村,12歲開始跟著老爸下小煤窯挖煤,經過兩次高考,19歲高考500多分考上了專科,后來專升本,本科學習地質工程,考了研學習采礦工程,還讀了博。
論文致謝全文。圖/當事人社交賬號。
高中畢業后
為了繼續求學
同時減輕父母的負擔
每個寒暑假
他都在外打工掙錢
“上海電子廠的車床工,焦作化工廠建筑工地綁鋼筋,邯鄲高速公路鋪瀝青,晉城煤礦上扛炸藥,鄂爾多斯紅慶河煤礦干掘進,學校里的面食館、餃子店、各種炒菜,提桶清理桌子。”
這篇致謝中,沒有華麗的辭藻。作者感謝了導師、課題組老師、師兄師弟師姐師妹,還有中鐵工程裝備公司、北京玖瑞科技、中鐵十八局的一眾員工,還有專科、本科室友及女友,還特別提到,本科室友對他進行了資助,“使我考研時可以不去食堂打工,讀研時還送給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機,現在唯一的兩條褲子有一條還是他的。”
在每一段長長的感謝詞中,作者講述了自己艱苦卻又無比充實的求學時光。
圖源:瀟湘晨報
記得在新疆施工現場,老師手把手教我做素描,如何與人溝通;記得每次寫完英文論文老師都會逐句逐字批改;記得剛入學我沒錢吃飯,也是老師資助我的生活費……往事在目。
感謝師弟在阿勒泰的陪伴,我們一起取芯,做素描,一起幫牧民找羊,去哈薩克族牧民家中做客,騎馬,登高望遠,指畫山河。
感謝北京玖瑞科技技術總監和馬志浩工程師在系統優化和安裝中給予的幫助,系統安裝和后期的維護傾注了馬工大量的心血,馬工謙遜盡責,我們在工地一起同吃同住了幾個月,每次下隧道都是渾身濕透、饑腸轆轆,至今常憶我們兩個每天去項目時,開越野車在阿勒泰的草原上縱橫馳奔。
在項目現場
在工地隧道
在每一個學習科研的關鍵節點
那個曾經的“挖煤小子”
始終心懷感恩、堅持前行
手握星火
走出了大山
也走過了別人眼中的至暗時刻
本人回應:現在生活很好
據瀟湘晨報,7月15日,記者私信了作者,他回復道,“現在生活很好,由于工作行業特殊,不便接受采訪,可以轉載我的致謝,以激勵同學。”
作者向記者提供了他的北京工業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博士學位證書,顯示他于2020年9月到2025年6月在學校全日制學習,修完博士研究生培養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成績合格,畢業論文答辯通過,經審議授予工學博士學位,于2025年6月9日取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據九派新聞7月16日報道,作者向記者表示,對那些還在奮斗中的寒門學子,他建議大家:“吃飯時好好吃飯,睡覺時好好睡覺,該做什么事情時,要果斷、堅決、講究策略地去干。迷茫和焦慮是沒有任何用的,思想先行,行動至上。在調查研究清楚現狀的基礎上,明確方向,死打硬拼去深耕,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對所處行業的判斷與認識,等待機會。當然這些有很多人做不到,還是少玩會兒手機,少和父母爭吵吧。”
昨日,作者通過社交媒體回應了網友的關注:
感謝諸同志厚意,不必心疼我,我碩博時期導師發的補助很多,女朋友也把我打扮的花枝招展,生活很是充實快樂。大家可以多關注我的顏值。和流量打交道,老師和我沒有經驗,我們就是普通人做普通事,想著盡量把事情做好。
圖/當事人社交平臺
網友評論
網友紛紛被這篇致謝打動、激勵
評價道“一筆一血、一字一淚”
“文字好像變成了身邊一個個鮮活的人”
喜歡本文請點擊“在看” 讓 更多人看到
來源:綜合 湘瀟晨報、新華每日電訊、九派新聞、當事人社交賬戶
編輯:雷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