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企沙僑港已是一派繁忙。7月17日,港口區人民法院企沙人民法庭到企沙鎮華僑漁業村開展僑法宣傳暨“僑鄉情·漁家親”志愿服務活動,讓法治之“楓”吹到僑鄉,為僑民消暑降溫。
法治宣傳進僑鄉
活動現場,干警們為過往的群眾發放宣傳資料,講解涉僑法律法規及民法典等生活常用法律知識,面對群眾拋來的問題,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逐條解析,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活動還設置了“民法典有獎競答”環節,題目內容涵蓋民法典總則、物權、婚姻家庭等多個編章,既包含貼近日常生活的基礎法律知識,也涉及具有一定專業性的法律問題,滿足群眾們多樣化的法律需求,吸引群眾紛紛舉手報名參與競答,現場不時傳來群眾答對題目后興奮的歡呼聲和熱烈的掌聲,熱鬧非凡。
漁船普法暖僑心
隨后,企沙人民法庭聯合區僑聯、區司法局等單位迎著咸澀的海風,踩著晃動的跳板為漁民送上豐盛的“清涼禮包”。
法官通過面對面交流,認真聆聽漁民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困難,針對他們關心的問題進行法律咨詢和解答,并結合實際案例,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漁民宣傳反詐騙、反走私、反偷渡等相關法律法規,讓漁民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與遵紀守法的重要性,引導他們自覺抵制走私、偷渡、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
凝心聚力解僑憂
活動尾聲,企沙人民法庭、區僑聯、區司法局、華僑村干部、涉僑糾紛調解員、漁民代表等圍坐一起共同開展“法護僑益 情暖僑心”涉僑糾紛調解技能經驗交流。
活動中,各方就建立健全溝通聯絡、源頭預防與前端化解、多元解紛、普法宣傳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并達成共識,旨在整合多方資源,用心用情做好涉僑糾紛的多元解紛工作,切實保障僑民的合法權益,更好地匯聚僑心、凝聚僑力。
此次活動,不僅擴大了涉僑法律法規的宣傳覆蓋面,還讓廣大群眾和僑胞僑眷更深層次地了解了相關法律知識及政策,用法治為僑胞、僑眷架起連心橋。未來,企沙人民法庭將持續加強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涉僑司法的探索實踐,為促進轄區法治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貢獻司法力量。
圖 | 覃海云
文 | 童 瑤
編 | 童 瑤
審 | 林俊臣
簽 | 徐毅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