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封面新聞記者 楊瀾
7月17日上午,成都市城鄉人居環境“凈優亮美”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
成都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建軍、市城管委主任李偉、市住建局一級調研員周軍、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宋峰、市公園城市局副局長周靈、雙流區政府黨組成員,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黨組書記傅成曦參加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李建軍介紹,成都把城鄉人居環境“凈優亮美”專項行動作為創新貫徹落實省委支持成都高質量發展專題會議精神的務實舉措,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推動一批民生項目落地見效。近年來,成都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小投入”改善“大民生”,社會各界反響良好。
堅持精細治理
靶向聚焦民生痛點
成都依托網絡理政、市民熱線等渠道,梳理出市民訴求集中的噪音油煙、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物業服務等十大類問題,明確“凈環境、優秩序、亮空間、美風貌”(以下簡稱“凈優亮美”)四大攻堅方向。
其中,“凈”方面,以全域整治攻堅為突破,開展路面清掃、院落清潔、河道清污、垃圾清運、空氣清爽專項行動,健全長效管護機制,推動城鄉面貌顯著提升;“優”方面,以民生痛點疏解為導向,強化治理道路病害、車輛亂停、攤位亂擺、噪聲污染等問題,推進城市運行規范有序;“亮”方面,以光影美學賦能為抓手,開展街巷增燈補亮、治理亂搭亂建、整治建筑立面、煥新小區院落專項工作,著力展現清爽城市界面;“美”方面,以文商旅體融合創新為路徑,開展城鄉綠化提升、城鄉景觀塑造、夜間景觀營造、文化元素植入工作,實施背街小巷整治,厚植文化底蘊內涵,助力塑造“公園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體品牌。
堅持系統治理
分層分類科學施策
中心城區,成都主要關注產業園區、老舊小區、學校醫院、市場周邊等人流密集區域,有序推進小區院落煥新精細化管理,著力展示城市形象。比如,成都已新建的12個口袋公園成為“家門口的會客廳”,優化提升355處街區街巷街角,讓老街煥發新生,11個特色街區植入特色文化元素,讓市民游客在街坊街巷中品味市井煙火的“成都味道”。
縣市新城,成都針對城郊接合部環境秩序開展專項治理,抓好公共設施維護、垃圾分類清理,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比如,成都已完成城市照明設施故障檢修1442處,修復城市道路病害2萬余處,累計增設停車泊位5萬余個,讓城市運行更加規范有序。
農村區域,成都重點緊盯道路沿線、河道溝渠、林盤院落等重點區域,持續推進路面清掃、水面清潔、街面清理等工作,努力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比如,成都從群眾感受最直接的村莊清潔美化等“小切口”入手,修補公路、村道、坑凼1900余處,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穩定在95%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98.3%。
堅持開門治理
匯聚民智共建共享
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近年來,成都著力深化“群眾參與”機制,采取線上線下征集相結合的方式,廣泛聽取企業、商家、市民的意見建議,在農村院落中推廣“壩壩會”“市民監督員”“積分制”等模式,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已涌現出青羊區黃田壩片區“一企一策”服務機制、雙流區龍橋片區便民“臨時集市”等治理樣本。
記者獲悉,下一步,成都將以學習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為契機,落實市委關于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安排部署,總結首批8大重點片區整治成效,堅持按照“切口要小、見效要快、群眾有感、切實可行”原則,分級分類梳理形成“凈優亮美”第二批任務清單35項,計劃于7月全面啟動實施,于今年年底基本完成。
其中,“凈”方面,將聚焦生活垃圾規范處置,重點改造2082個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點,新建2200個垃圾分類投放點。
“優”方面,將開展25條城市道路“疏路行動”,通過退圍拆圍、釋放車道等措施疏通道路堵點,“一站一策”治理65個共享單車點位。
“亮”方面,將重點整治“有路無燈”“有燈不亮”問題道路130條,實現“5+2”城區“有路無燈”情況基本清零。
“美”方面,將打造“金角銀邊”公共空間200個,完成全市主要通道及節點立體綠化點位285個,整體提升30個街區、30條街巷、650個街角風貌,建成5條美麗鄉村特色風貌重點線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