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待業在家心里慌,現在有了專業技能,工作穩定又有成就感!”近日,賀蘭縣居民姚婕的就業故事,成為當地“培訓即就業”模式的生動注腳。2025年,在寧夏銀川市賀蘭縣人社局就創中心的精準幫扶下,她通過參加養老護理員技能培訓成功入職賀蘭夢之翼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啟了職業新征程。而像姚婕這樣的蛻變,正成為賀蘭縣勞動者群體的真實寫照。
曾因就業方向模糊而待業的姚婕,在獲悉賀蘭縣就創中心開設養老護理員免費培訓后,第一時間報名參與。這場為期20天的培訓中,課程設置緊扣市場需求,理論課上,她系統學習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監測、心理疏導等知識;實操環節,老師帶著學員在模擬實訓室反復練習鼻飼護理、輪椅轉移、康復輔助器具使用等專業技能。“每一個動作都要練到肌肉記憶,比如幫失能老人翻身,力度和角度都有講究。”姚婕回憶,結業時她不僅考取了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更從“零基礎”蛻變為能獨立完成專業照護的行家里手。
培訓結業后,賀蘭縣人社局就創中心的“一站式”服務迅速跟進。針對姚婕等養老護理學員,一場專場就業推介會成為關鍵轉折點。10余家養老服務機構現場設攤,“失能老人照護”“康復護理”等崗位需求與學員技能精準匹配。賀蘭夢之翼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當場點贊:“學員在實訓室練的就是我們日常要用的技能,尤其是鼻飼、壓瘡護理等實操能力,正是行業緊缺的‘硬本領’。”憑借扎實的實訓功底,姚婕在面試中脫穎而出,實現了“結業即上崗”的無縫對接。
與姚婕同期參訓的,還有一群“互聯網營銷新兵”—楊存禮、馬小蓮、師海龍。2025年初,三人報名參加賀蘭縣互聯網營銷師培訓班,從短視頻拍攝剪輯到直播帶貨話術,從電商平臺運營規則到粉絲增長策略,系統化學習讓他們敏銳捕捉到商機:“賀蘭的富硒大米、枸杞品質這么好,為啥不通過直播賣到全國?”培訓教室里的一次頭腦風暴,埋下了創業的種子。
楊存禮、馬小蓮等三人的“創業夢”,在就創中心的指導下加速落地。2025年4月,三人合伙成立“創夢工作室”,在快手、拼多多平臺打造“室內潮品直播間”,鏡頭里,他們在布置溫馨的直播間內身著新款服飾進行穿搭展示,手持日用品多角度演示功能細節,通過“專業講解+場景化體驗”的方式吸引觀眾。
姚婕的“上崗路”與楊存禮團隊的“創業路”,共同勾勒出賀蘭縣“需求定培訓、培訓促就業”的模式輪廓。2025年以來,賀蘭縣已累計開展養老護理、互聯網營銷、挖掘機等各類技能培訓10期,惠及學員449人,其中334人通過專場推介會實現就業。“培訓不是終點,而是成長的起點。”在賀蘭縣,每位學員都會建立“一人一檔”跟蹤臺賬。工作人員每月回訪,為未就業者推送“崗位定制包”,為在崗者提供技能提升建議。這種“閉環式”服務,既讓勞動者吃下“就業定心丸”,也為企業解決“人才續航”難題。
隨著老齡化社會加速與鄉村振興深入,賀蘭縣的技能培訓正釋放多重效能,養老護理員為數千個家庭解決“照護難”,互聯網營銷師讓“賀蘭好物”走向全國,電工、家政服務員等工種則為縣域基建和服務業注入活力。正如姚婕在護理日志中寫下的感悟:“一把輪椅轉移的技巧,能托起老人的尊嚴;一場助農直播的流量,能激活鄉村的希望。”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