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賀蘭山麓的田野車間里,在云端直播的方寸屏幕前,一根鉤針、一株多肉、一顆番茄正悄然編織著鄉村振興的巾幗畫卷。西夏區婦聯以“馬蘭花”工程為紐帶,培育出王婧、海琴、袁吉麗三位致富“領頭雁”,讓“她力量”在鄉村沃土上澎湃涌動。
云端筑夢,“多肉西施”鏈動指尖經濟
賀蘭山西路街道同莊村的“肉嘟嘟”多肉基地里,王婧帶領30余名姐妹將“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在婦聯“導師幫帶”支持下,留守婦女變身手繪花盆匠人,單場直播售盆300余個,殘疾人主播楊女士通過殘聯共建的實訓基地重拾信心,年帶貨額突破80萬元。更創新“陽臺經濟”模式——免費提供多肉苗種,百盆即可增收2000元。如今,這座西北最大“云端花園”年寄養量超3萬盆,開發靈活崗位160個,讓殘疾婦女、寶媽在“錦繡田”里綻放光彩。
沃土生金,“番茄女王”激活共享農鏈
懷遠路街道富寧村的海琴,從擠公交推銷滯銷番茄的“小白”,逆襲為帶領百名姐妹年創收百萬的“棚主”。她創立“巾幗互助聯盟”,以“技術共享+渠道共拓”破局:技術能手專攻種植,銷售骨干對接商超,首創“草莓番茄互助銷售”模式,形成“1+1+1>3”集群效應。在中國農大技術加持下,棚均效益提升40%,49棟現代化溫棚成為“家門口就業”主戰場。更聯動閩寧協作基地延伸產業鏈,50余名婦女從事校服加工,人均月入4000元,實現“棚里就業、村中致富”。
巧手織富,“鉤針魔法”點亮居家夢想
“守著家、抱著娃、掙著錢”——在鎮北堡鎮華西社區,袁吉麗用一根鉤針牽引110余名婦女走出人生新路。這位身殘志堅的“編夢芳華社”帶頭人,免費提供材料開設“手工織夢課堂”,寶媽高艷麗從鉤織新手蛻變為培訓導師。她更構建閉環產銷鏈:聯合義烏電商平臺建立“訂單回收+計件算酬”機制,累計承接訂單218份,銷售額13.4萬元。如今學員月均增收1500元,高手月入超5000元,“零成本創業”模式吸引周邊三村婦女加入,織就“抱團致富”暖心網。
政策引航,巾幗沃土培育萬樹繁花
西夏區婦聯以組合拳筑牢共富基石:一是金融活水破瓶頸。西夏區婦聯同步建立“馬蘭花婦女創業臺賬”,跟蹤成長軌跡,精準滴灌資源,截至2025年6月共計發放婦女創業擔保貸款770萬元,惠及54名農村女性。二是精準培訓強根基。針對“彈性媽媽”“家門口就業”等需求,分層開設“電商直播課”“手工制作”“美妝美甲”技能培訓3場次,培訓人數150余人,并積極對接人社部門協助對接就業崗位。百名基層婦聯干部受訓提升服務力,婦女權益普法筑牢保障網。分層分類的關懷,讓每位奮斗者前路有光。三是健康關愛兜底線。2025年上半年共計發放“兩癌”救助金20萬元,開展“兩癌”救助關愛項目,心理團輔、健康知識講座,節慶主題活動覆蓋55名困境婦女。走訪慰問轄區貧困監測戶,發放喬丹品牌愛心衣物物資50份,通過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其就業、醫療、教育需求,協助同步對接民政、殘聯等部門落實政策幫扶,如為殘疾家庭鏈接托養服務,為學齡兒童納入“小樹苗”關愛項目提供助學支持。四是品牌矩陣聚合力。近年來共計打造93名“馬蘭花”致富帶頭人,孵化“惠新鉤織”“編夢芳華社”等婦字號基地,形成“一村一品”就業生態。
從王婧的“云端花園”到海琴的“共享農鏈”,再到袁吉麗的“鉤針奇跡”,三朵致富“金花”帶頭人印證了“培育一個能人、激活一片產業、致富一方鄉親”的振興路徑。西夏區婦聯正以“政策甘泉”澆灌巾幗夢想,讓每一雙奮斗的手都能觸摸幸福的溫度,每一顆扎根鄉土的心都能聽見時代的回響。
歡迎關注寧夏女兒視頻號↓
內容來源:西夏區婦聯
技術編輯:曾杰
責任編輯:云靜
審核:馬學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