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媒體報道,普京已經收到俄羅斯總參謀長給他提交的一份進攻計劃,核心就是在2025年夏天,也就是近日將對烏克蘭發起總攻。
俄方對此報道表示沉默,但戰場動態似乎在說話:過去幾周,俄軍火炮密集調運至頓巴斯地區,外界估計已有高達1200萬發炮彈集結完畢,加上新近調動的“風暴-Z”突擊群和升級版“蘭花”無人機系統,俄軍可能正為一場大規模軍事行動做最后準備。
為什么是夏季?夏季向來是東歐平原的戰爭窗口期。地面干燥、能見度高、后勤補給效率上升。從歷史上的蘇德戰爭到俄烏沖突的初期攻勢,夏季幾乎成了大型軍事行動的“傳統時間檔”。
此外,北約援助正處于銜接斷檔期:美國新一輪援烏法案推進緩慢、歐洲軍火庫存告急,烏軍亟需重整。德媒分析指出,普京此時推進總攻,或許意在在2025年冬季前掌握戰場主動,甚至逼烏接受“俄式停火線”。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德媒披露俄軍計劃后,美國國會鷹派議員林賽?格雷厄姆第一時間發聲,矛頭直指中國與印度。他在福克斯電視臺上警告稱:“如果普京真的準備總攻烏克蘭,而中印依然購買俄羅斯石油來為戰爭提供資金,那他們最好準備迎接一輪前所未有的制裁浪潮。特朗普政府不排除對這些國家征收500%關稅。
首先來看一下這位議員是誰。他是美國國會最典型的鷹派之一,也是特朗普陣營里的外交安全代言人,他的很多表態都不是個人意見,而是幫特朗普/共和黨試水風向。當他放出“500%關稅”這個數字,不只是口嗨,更像是下一階段政策的風口,因此我們不得不警惕。
為什么中印總被單獨拎出來?目前中國和印度是俄油最大的兩個買家,尤其在歐美禁運之后,中印幾乎接管了俄羅斯一半以上的石油出口份額。對于印度而言,低價俄油直接關系到其經濟增長與通脹控制;而對中國,這不僅是能源安全問題,更牽涉到地緣戰略自主。因此美議員這個倡議對印度,是逼其選邊;對中國,則是抬高談判籌碼。
我們拆一下這個“500%”的數字:特朗普曾提出過100%、200%的關稅計劃,500%是極端化版本,實際落地難度非常大,但一旦喊出來,資本市場、供應鏈企業就會提前恐慌,實現“未動手先收縮”的效果。因此我們可以推測,500%不是最終價碼,而是特朗普政府議價的籌碼。
那么,這500%的關稅對中國來說,不是第一次面對類似威脅,從貿易戰到科技圍堵,中國已有一套反制規避機制。這種關稅威脅更多是政治姿態而非真正可行的經濟政策。
對印度,情況更微妙。印度目前靠俄油壓住國內通脹,但與美也高度綁定。美國此舉是試圖測試印度的靈活底線。
顯然,這500%的關稅它不一定真的打下來,但它會制造焦慮感、談判壓力、輿論成本。這是美式外交的老手法了。
那么,中印會怎么應對呢?面對美方高壓施壓,中印立場或許各有考量。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不只是為了價格優勢,更關乎能源安全和地緣政治的穩定性。近年來,人民幣結算比例提升、“去美元化”步伐加快,使中國在面對美方威脅時,已有一定抗壓緩沖。
印度在俄烏沖突中始終維持“非結盟”姿態,既從俄羅斯采購低價能源,又在印太戰略中深度協作美國。這種策略給印度帶來了極大靈活性。但現在,美國開始將“經濟協作”與“外交立場”掛鉤,等于逼印度表態:“你到底選誰?”
目前來看,印度可能會在“降低公開采購量、提高中間商比例”等技術層面打擦邊球,以避免被公開點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