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地緣歷史檔案
編輯 | 地緣歷史檔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7月15日,特朗普突然甩出一句,“美軍不會出現在烏克蘭地面”,讓全世界一愣神。
這句“拒絕出兵”的話,幾乎在一夜之間,把美俄歐烏之間那點原本就脆弱的平衡徹底打破。
而偏偏就在這節骨眼上,歐盟那27個國家又吵得不可開交,連新一輪對俄制裁都搞黃了。
普京看準時機,立馬抬出四大停戰條件,架勢擺得明明白白:你們談不攏,那我來定規矩。
特朗普拒絕下場,“以援代戰”才是他真正的算盤
特朗普嘴上說不出兵,但手下的動作卻沒停。
7月14日,美國通過北約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軍援: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JASSM遠程巡航導彈,適配F-16,總價值數十億美元。
這批武器的級別放在過去,那是給北約自己用的,現在直接送到烏克蘭,明擺著是要讓烏軍頂上前線替美國“擋子彈”。
但與此同時,特朗普又在16號明確表態:“美軍不會進入烏克蘭任何戰區。”
特朗普的戰略很清晰:美國出槍、歐洲出人、烏克蘭出血,但美軍絕不下場。他最怕的是美俄直接對撞,一旦演變成全球沖突,他手里這盤“美國優先”的大棋就全輸了。
更關鍵的是,他還放了個大招:50天停火通牒。
如果俄羅斯不在50天內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將對與俄有能源貿易的第三國征收100%的次級關稅,點名印度,威脅全球能源通道。
但俄方根本不吃這一套。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直接回懟:“這是不可接受的威脅,特別軍事行動不會停止。”
歐盟內訌升級,27國“吵”到談不出結果,烏克蘭成最大輸家
相比特朗普的盤算,歐盟現在更像是一群在火場里吵架的鄰居。
7月15日,第18輪對俄制裁計劃正式流產。原因?27個國家根本沒法統一意見。匈牙利反對、意大利反 對、西班牙也反水,就連法國都開始搖擺。
這些國家不是突然變得親俄,而是實在扛不住了。
能源價格還沒降,通脹剛緩解,歐洲民眾早就不買賬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都開始對“無休止軍援”產生疑慮。
歐盟外交代表卡拉斯原本規劃的400億歐元援烏計劃,最后只剩下200萬枚炮彈,縮水90%,簡直就是打臉。
更要命的是,現在的烏克蘭,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盟友寵兒”。7月23日即將舉行的美俄沙特三方會談,烏克蘭和歐盟都不在名單上。
澤連斯基急了,公開抗議:“不承認沒有烏克蘭參與談判的任何涉烏協議。”
可問題是,沒人聽了。美俄的博弈早就繞開了烏克蘭,歐洲也被排除在決策之外。
現在的烏克蘭,成了一個尷尬的存在:前線要他們拼命,談判卻沒他們的位置。
7月16日,烏議會再次延長戰時狀態90天,并緊急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為部署地雷鋪路。連澤連斯基都知道:再拖下去,連籌碼都剩不下了。普京出牌不藏了,四大停戰條件一字一句都寫著“勝利者心態”
如果說特朗普是在玩“成本控制”,那普京現在就是在寫“戰后條約”。
從2025年2月第一次提出四大條件,普京的立場不僅沒軟,反而更硬。
現在的版本明確寫上四條:
首先就要求北約必須法律層面終止東擴,未來烏克蘭、格魯吉亞都不能加入,這是這場戰爭的基礎矛盾。
第二就是要烏克蘭必須永久中立、非軍事化,不得接受外國駐軍。
再就是要承認俄羅斯對現有控制領土(包括五州及庫爾斯克部分地區)的主權。
最后則是要求烏克蘭政府必須保障俄語族群的權利,終止“去俄羅斯化”政策。
普京清楚:俄羅斯現在不怕拖,反而越拖越主動。據戰報顯示,俄軍已經拿下了庫爾斯克州86%的領土,基本封鎖了烏軍的反攻通道。
而他也不是沒給過“機會”。3月的時候,俄羅斯明確表示可以接受有監督的短暫停火,甚至愿意在人道層面交換戰俘、移交陣亡士兵遺體。
但西方始終不愿在北約問題上“簽字畫押”,普京就不再客氣了。
而這一次,他不僅把條件講清楚了,還擺出了底線:“不接受這四條,別談。”
這不是談判桌上的博弈,而是戰場上的最后通牒。特朗普的50天通牒,是拿關稅嚇人;普京的四條條件,是拿現實壓人。
兩邊都在賭,看誰先退,問題是:烏克蘭,可能連賭的資格都快沒了。
參考資料: 斯洛伐克要求推遲表決,歐盟未能就對俄第18輪制裁方案達成協議——2025-07-15 23:56·京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