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上海夫妻僅花1萬元改造毛坯房的事跡在網上引發熱議。他們買完房后存款所剩無幾,決定自己動手裝修。墻面只刷了白漆,地面保留水泥質感,電線水管全部走明線。
衛生間是唯一請師傅施工的區域,花費約5000元。
防水和貼磚這些技術活不敢馬虎,其他部分都自己搞定。二手市場成了他們的"寶藏地"。
門框、家具都是從那里淘來的,運費比新品還便宜。客廳擺著幾盆綠蘿,窗臺的龜背竹長得郁郁蔥蔥。
鄰居家裝修花了30多萬,結果層高被吊頂壓得喘不過氣。去年水管漏水,砸了三天墻才修好,光維修費就幾千塊。這對夫妻算過一筆賬:省下的錢能提前還5年房貸,或者全家出國旅游好幾次。
他們說現在網上太多裝修教程教人做豪華吊頂,其實沒必要。
水電走明線雖然不美觀,但維修方便。以后出問題掀開木板就行,不用砸墻。廚房沒貼瓷磚,省錢還能隨時更換風格。
有人質疑這樣裝修會影響房子價值。他們回應:自己住圖個舒心,出租確實不如精裝房好租,但省下的錢可以做更多事。最近他們發視頻說準備用省下的錢學烘焙,未來想開個小店。
評論區很多人請教淘二手家具的技巧,他們耐心分享經驗。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嘗試這種"輕裝修"模式。
網上甚至出現了專門的交流群,討論如何省錢又實用地布置新家。政府最近也在提倡減少裝修浪費,這種簡約風格或許會成為新趨勢。
畢竟住得舒服才是硬道理,豪華裝修反而可能帶來不便。這對夫妻現在周末在家做面包,下雨天陪孩子看動畫片,生活簡單卻充滿樂趣。陽臺上的龜背竹越長越大,仿佛在見證他們的幸福生活。
裝修到底該花多少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這對夫妻用行動證明:家的溫暖不在于裝修多豪華,而在于用心經營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