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華先生走了之后,他的事也一直在辦。
可到了送別那天,網上一些人拍了現場的照片,說人不多,看著冷清。說相聲圈里那些有名的人,好像都沒來,一下就有了各種說法,說人走茶涼,說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網上說啥的都有,風向變得不好。
事情過去了兩天,他的小兒子楊議開了直播,屋里頭有好幾萬人等著看,就想知道到底是咋回事。楊議也沒多說別的,他桌子上放著幾張紙,他說,這就是隨禮的名單。
這個名單,一下就把謎底揭開了。
這個名單上都有誰?
楊議拿著那幾張紙,一個一個地念。
先是單位送的,中國曲協、天津曲協、中國文聯、天津文聯,這些大單位都送來了花圈。
然后是個人,郭德綱的德云社,送了花圈。郭德綱人沒到,但德云社的名字到了,這是晚輩對前輩的一個心意。
姜昆也送了花圈,雖然人沒在現場,但這個花圈放在那,就是一份惦記。馮鞏呢?他打了兩個電話,沒打通,還特地讓曲協發了慰問信。之前視頻里,馮鞏一口一個“老爺子”,叫得親,這事兒也算是心里有。
侯耀華,侯家的人,也派人送了花圈來。之前他和楊議有點小故事,但這回,人走了,他送花圈,也算是把過去的事放下了。
本山傳媒也送了花圈,趙本山是演小品的,但是他和相聲圈也有關系,他讓單位送來花圈,也是一份心。除了這些,還有李金斗,他是自己來的,天那么熱,他親自來送一程,看得出他和楊少華先生的關系確實好。
不是沒人來,也不是沒人惦記,只是大家表達心意的方式,不一樣。
人真的沒來嗎?
那為啥現場看著人不多呢?
網上的人就盯著那幾個有名的家族看——常家、馬家、侯家。這三家在相聲圈里分量重,但在現場,確實沒看到他們家的人。
這就讓一些人覺得奇怪了。
要知道,常寶霆是楊少華的師父,是領他進門的人;馬三立認了楊少華當干兒子,這關系就更近了;侯寶林呢,在楊少華難的時候,幫過他。
這些家族和楊家的關系,不是一般的同行,里面有師徒的情分,有認干親的情分,還有幫過大忙的情分。這么深的關系,葬禮上卻看不到人,連個代表都沒有派,這是讓很多人想不通的地方,也是網上議論的開始。
大家都覺得,這種場合,他們應該得到場。沒到場,是不是就代表著什么?是不是人情就像紙一樣薄?
各種猜測,就是這么來的。
可楊議的名單念出來,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那幾張紙上寫著,常家、馬家、侯家,這三家,都派人送了花圈。常寶霆先生年紀也大了,來回折騰不方便,派人送花圈,也算是師徒一場的情分盡到了。
馬家送花圈,是惦記這位“義兄”。
侯家送花圈,也代表了侯家對楊少-華先生的看重。
送別的方式有很多種,不是只有站到現場才叫送別。
還有天津的魏文亮,他是讓徒弟送來的花圈。李伯祥、田立禾、王佩元這些老先生,有的打電話,有的發視頻,都把心意帶到了。蘇文茂的孩子們、劉洪沂這些前輩,也都聯系了。
聽云軒的何云偉、曹云金,還有葫蘆相聲社,這些相聲團體,也都送了花圈。
名單很長,楊議念了很久。。。
那幾張紙,記下的不只是名字,還有一份份人情。有的人來了,有的人沒來,但心里都裝著這件事。直播間里幾萬人都聽著,聽完之后,網上的風向就慢慢變了。
原來,事情不是大家一開始想的那樣。
一場直播,幾張紙,就把一場差點說不清的風波,給說明白了。后來,大家再討論的,就不是誰來沒來了,而是這份長長的名單,和名單背后那些看不見的心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