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至,為滿足廣大觀眾假日參觀需求,位于西安市的多家博物館紛紛實行延時開放。有哪些博物館實行了延時開放?各家博物館有哪些“鎮館之寶”?
陜西歷史博物館
取消閉館日 延長開放1小時
陜西歷史博物館4月1日至10月31日推出系列惠民措施,包括取消閉館日、延長開放時間、增加日參觀預約數量。
本館、秦漢館每日均延時一小時開放至19:00;本館參觀預約數量由12000人次/日增加至14000人次/日(提前5天放票,放票時間為17:00),秦漢館維持20000人次/日不變。
■鎮館之寶:有18件組
闕樓圖、狩獵出行圖、鴛鴦蓮瓣紋金碗、鑲金獸首瑪瑙杯、五祀衛鼎、宮女圖、三彩駱駝載樂俑、青瓷提梁倒灌壺、馬球圖、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鎏金鎏銀銅竹節熏爐、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客使圖、皇后玉璽、黒釉“油滴”碗、多友鼎等18件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延長開放1小時 閉館時間19:30
7月5日至8月24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放時間增加1小時,8:00開始檢票,17:30停止檢票,閉館時間為19:30。每天增加投放5000張門票,即每天門票70000張。
■鎮館之寶:秦陵銅車馬
秦陵銅車馬1978年6月出土于秦陵封土西側,一組兩乘。銅車馬整體用青銅鑄造,使用金銀飾件重量超14千克,由3500余個零部件用鑄造、鑲嵌、焊接、子母扣連接、活鉸連接等多種工藝組裝而成。秦陵銅車馬是中國考古史上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復雜、系駕關系最完整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西安碑林博物館
早開晚閉 延長開放1小時
7月7日至8月31日,通過早開館半小時、晚閉館半小時(8:30開館,17:30停止檢票,19:00閉館),每日延長1小時開放時間。全面實行分時預約,須按照預約時間段參觀??土髁咳暨_到當日最大承載量(20199人次)時,將停止售票。
■鎮館之寶:開成石經、石臺孝經、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開放時間增加1小時
7月5日至8月31日實行延時開放,開放時間增加1小時。8:30開始檢票,18:00停止進入,18:30閉園。周末及法定節假日有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西安市行政中心地鐵口的公交擺渡車。目前,臨展廳正在展出特別展覽《從白鹿原到咸陽原——考古視野下的“文景之治”印記》,結束時間為8月30日。
■鎮館之寶:塑衣式彩繪拱手跽坐女俑
這件塑衣式彩繪拱手跽坐女俑,昵稱“姍姍”。1997年出土于漢陽陵東區陪葬墓園中的周應墓,是國內目前表現漢代女子形象文物中保存最完整、姿態最優雅、妝容最精致、神情最美妙的一件。
西安博物院
延長開放2小時
7月5日至8月31日實行延時開放,取消閉館日。開放時間由8:30-18:00調整為8:30-20:00(19:00停止檢票),延長開放2小時。每日限定的參觀預約人數由15000人增至18000人。
■鎮館之寶:三彩騰空馬
西安博物院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AAAA級旅游景區,由博物館、唐薦福寺遺址、小雁塔三部分組成。截至2022年末有藏品113977件/套,其中珍貴文物11612件/套。僅被媒體列為“鎮館之寶”的重要文物,就有10件之多。其中,三彩騰空馬(唐)為國家一級文物。
西安半坡博物館
延長開放2小時
西安半坡博物館全年開放。7月7日至8月31日,開放時間由8:00-17:30調整為8:00-19:30(19:00停止檢票)。
■鎮館之寶:人面網紋彩陶盆
現藏于西安半坡博物館的人面網紋彩陶盆,1955年出土于西安半坡遺址。人面網紋彩陶盆整體呈橘紅色,陶盆口沿上有四組對稱的刻劃符號,陶盆內壁的圖案為兩個人面魚紋和兩個漁網紋,彼此相隔,兩兩對稱。盆上彩繪工藝精湛,色彩鮮艷豐富,有對稱也有反復,既古樸又現代、既簡潔又奇幻。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
延長開放3小時
7月18日至8月21日,實行延時開放(每周一閉館)。開放時間由9:00-17:30調整為9:00-20:30(19:30停止檢票)。每日參觀不限流。
■鎮館之寶:“人民昌·中國強”的漢代銅鏡
該銅鏡為圓形,直徑22.3厘米,厚0.7厘米,半球形鈕,鑄造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銅鏡背面以鏡鈕為中心,由間隔有序的四圈裝飾紋樣與內涵獨特的47字銘文組成:“天祿辟邪曰有喜,上有龍虎四時置,長保二親樂毋事,子孫順息當大富,侯王壽命長,多賀君家人民昌,四夷皆服中國強”。該鏡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帶有“人民昌、中國強”銘文的一面銅鏡。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
延長開放1小時
7月5日至8月31日實行延時開放,開放時間由9:00-17:00調整為9:00-18:00(17:30停止入館)。
■重要文物:八辦證件證章
八路軍駐陜辦事處總務處科長蘇剛達的胸章,國家一級文物,長9.4厘米,5.6厘米。正面為白底黃色邊框,書有“陸軍第十八集團軍駐陜辦事處科長蘇剛達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佩用”。背面印有“安字第33號盡忠盡職嚴守紀律實行主義完成革命”。1960年,蘇剛達捐獻給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
陜辦證章,國家一級文物,直徑2.1厘米。證章為圓形,藍底,正面印刻“陜辦”“8”。證章由周子健持有。1942年2月至1946年9月,周子健擔任八路軍駐陜辦事處處長。1960年代,周子健捐給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
西安事變紀念館
延長開放1小時
7月7日至8月31日實行延時開放,由原來的9:00-17:00調整為9:00-18:00(17:30停止入館),取消周一閉館。
■重要文物:張學良離陜前手諭、楊虎城將軍遇難時皮帶等
西安事變紀念館位于西安市建國路69號,是在西安事變重要舊址張學良將軍公館、楊虎城將軍止園別墅的基礎上建立的專題性紀念館。1982年2月,西安事變舊址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張學良公館、楊虎城止園別墅、新城黃樓、西京招待所、高桂滋公館、西安事變指揮部、五間廳與兵諫亭舊址。其中,張學良離陜前給楊虎城、于學忠、王以哲等人的手諭,楊虎城將軍遇難時身上佩帶的皮帶,1936年12月12日《西京民報》關于西安事變的報道等,堪稱西安事變紀念館的“鎮館之寶”。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馬虎振(文物照片來自各家博物館官網) B4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