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張穩 記者 張旭 報道
近日,一篇講述作者“專升本、下煤窯、綁鋼筋、鋪瀝青”經歷的博士論文致謝在互聯網走紅,引發無數網友關注和討論。
7月16日下午,上述致謝的作者告訴海報新聞記者,他并不喜歡用苦和難來描述事情,并且當時的他也沒覺得苦,只是沒有更多選擇,只能死打硬拼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作者同時表示,“挖煤小伙”這個詞并不符合事實,也不是他的本意。
引發廣泛關注的博士畢業論文致謝(圖源當事人社交賬號)
由于作者不愿透露個人信息,本文暫用“秦奮”代指作者。
秦奮于2020年9月進入北京工業大學攻讀工學博士學位,并于今年6月取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在博士論文致謝中,秦奮稱自己的家鄉在小山村,12歲時開始跟著老爸下小煤窯挖煤。17歲高中畢業,19歲再次高考500多分上了???,而后專升本學習地質工程,研究生學習采礦工程,博士期間曾在新疆待了一年。
秦奮稱自己做什么都比別人慢一些,讀研二時才有了第一臺電腦,申請了兩次才有了讀博的機會。不過,他在高中畢業后就沒有讓父母有太多的負擔,每年的寒暑假都在打工?!吧虾k娮訌S的車床工,焦作化工廠建筑工地綁鋼筋,邯鄲高速公路鋪瀝青,晉城煤礦上扛炸藥,鄂爾多斯紅慶河煤礦干掘進,學校里的面食館、餃子店,提桶清理桌子?!?/p>
在這篇致謝中,秦奮感謝了導師、課題組老師、師兄師弟師姐師妹以及???、本科室友和父母、女友等。記者注意到,他在致謝中,不僅感謝了導師指導他的學業,還提到導師在他剛入學沒錢吃飯時資助他生活費。他還特別提到了本科室友對他的幫助,“感謝我的本科室友某某,使我考研時可以不去食堂打工,我讀研時還送給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機,現在唯一的兩條褲子有一條還是他的?!?/p>
有網友評論:他走的每一步都踩著生活的荊棘,卻把堅韌釀成了光,原來命運真的會給拼命的人開一扇窗。
一路從專科到博士畢業,究竟是什么樣的動力支撐他一路戰勝這么多苦難走到了現在?面對記者的問題,秦奮說,在他們那里,想要走出小山村,除了上學沒有更好的路可走?!拔野趾湍切┦迨鍌?,那時候除了種地就是在礦上干活。我覺得需要換個活法。”
不過,秦奮表示,他不喜歡用苦和難來描述事情?!爱敃r也沒覺得苦,沒有很多選擇,只能死打硬拼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彼J為,求學時那些體力勞動不值一提,對韌性的鍛煉和行業的了解是有益處的,至于什么人前的尊嚴,他好像沒有什么感覺,一雙穿了7年的破洞鞋子現在依然穿。同時,秦奮表示,他不建議用“挖煤小伙”來形容他,因為這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他的本意。
秦奮認為,對他來說,最困難的階段是他讀博的時期,因為想要正常畢業非常困難?!埃ㄎ遥┒冗^的方法,靠大量文獻的閱讀,靠數據的認真整理和分析,靠導師的指導?!?/p>
秦奮說,生活里他是一個很樂觀的人,萬事不發愁,從沒有皺過眉頭。直到現在,他也不吸煙、不喝酒、不打牌、不玩游戲。
作者曾在建筑工地綁鋼筋、高速公路鋪瀝青、煤礦上扛炸藥(圖源當事人社交賬號)
有網友評論:他感謝了一路走來遇到的所有人,卻唯獨沒有感謝一直堅持的自己。為什么沒有感謝自己?秦奮說,那是因為沒地方寫了,其實有很多細節都被他刪減了。
對于那些和曾經的他一樣正在趕路的人,秦奮說,迷茫和焦慮沒有任何用,思想先行,行動至上。在調查研究清楚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方向以后,就死打硬拼去深耕,提高專業素質和對這個行業的判斷與認識,然后就是等待和爭取機會?!拔覀兊娜松秤龊徒逃尘安煌?,或許有很多別的更好的選擇,但是首要問題就是把眼前事情或者說被逼無奈要做的事情去認真做好。態度比能力和水平更重要,這個態度就是用心和執著。有一句我常說的話和大家共勉:吃飯時候好好吃飯,睡覺時候好好睡覺,該干嘛時候果斷地堅決地有策略地去干嘛,不怕?!?/p>
記者注意到,秦奮還在論文致謝中提到了自己??频氖矣涯衬巢┦?。對此,秦奮表示,對方更加務實,在博士畢業之后去了英國進行長期的博士后研究,不過他們經常在微信上交流。
至于他的故事為何會引發廣泛關注,秦奮認為,更多的應該是獵奇心理,看到這種少見的一時新鮮或感動,可能不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任何影響。他認為重要的還是成體系、有邏輯地構建自己的思想行為模式。
他還專門在自己的社交平臺回應稱:“應該是12歲挖煤又到博士這個標題符合新聞傳播的規律,能夠吸引到眼球。諸君要知道,網絡上這樣一個片段的、標簽化的、有違事實的信息,一陣風而已,重要的還是做好眼前的學習和工作?!敝劣谒膫€人信息,如幾歲挖煤、從事什么工作等,糾結這些完全沒有意義。“愿我們都把網絡當作學習進步的工具,面對真實的生活。”記者注意到,目前,他社交賬號里的內容,已經全部清空。
最后,用秦奮博士論文致謝的最后一句話,與諸君共勉: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相關新聞
近日,甘肅農業大學博士生張先生向極目新聞反映,自己在博士論文答辯環節得分為84分,經專家組再次評審,他最終得了80分,學院復核決定暫緩授予他博士學位,而最終得分70分的學生卻通過了復核,他認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他認為,學院指出的論文問題是“雞蛋里挑骨頭”,在決定哪些博士生暫緩授予學位時,存在選擇性、針對性和隨意性。
6月20日晚,該校動物醫學院一名包姓負責人表示,博士生希望早點畢業,可以理解。保證博士生論文質量,是提升博士培養質量的一個體現。如今,本科生的論文都會被教育主管部門抽檢,研究生階段的論文、科研更應該嚴格要求。
張先生的分數(受訪者供圖)
論文答辯和再次評審均過80分,卻被暫緩授予博士學位
張先生本碩博均在甘肅農業大學就讀。他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作為該校動物醫學院2025屆獸醫博士,他已順利拿到畢業證,但被暫緩授予獸醫博士學位。
張先生稱,經過4年的學習,他完成了關于動物臨床實用性的研究,撰寫了學位論文,并按照學校和學院的要求,在今年3月至4月依次通過了論文預答辯、盲審,在5月正式答辯環節,經答辯委員會5名委員投票表決,一致同意他通過論文答辯,建議授予獸醫博士學位。張先生出具的《甘肅農業大學獸醫博士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顯示,他的論文答辯平均得分為84分。據他了解,同批通過正式答辯的有19名博士生。
張先生告訴記者,根據學校、學院相關通知,針對2025屆博士畢業生,今年6月初,該學院邀請多人組成獸醫專業學位教指委專家組,對19名通過正式答辯的博士生論文進行再次評審打分,90分以上為優秀,60分以下為不合格。這19人的總得分在70分至92分不等,他最終得了80分。教指委專家出具評閱意見后,該學院開會對19人的學位申請材料進行審議,經集體審議、投票表決,給出12人通過、7人暫緩授予學位的建議,這7人的總得分在70分至84分不等。
學院通知(受訪者供圖)
張先生稱,自己曾詢問學院為何被暫緩授予學位,相關負責人回復,學院近兩年有博士論文出問題,擔心博士學位點被取消,因此被暫緩授予學位的博士生要再修改論文,等到今年12月再拿學位證。之后,張先生等人向學校提出申訴,經核查,學院通知7人再次修改論文并提交復核。經過復核,7人中有3人通過,包括他在內的4人仍被暫緩授予學位。
張先生無法理解,自己得80分沒通過復核,得70分的人反而通過了復核,他認為不公平。記者注意到,該學院6月11日向張先生出具的《通知書》顯示,該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對張先生提交的獸醫博士專業學位論文及學位申請材料進行了復核評定,并通過投票表決,形成暫不授予學位的建議,建議他根據附件要求進一步修改完善學位論文,并于2025年下半年重新提交學位論文及學位授予申請。
附件指出了張先生論文存在的問題。一方面是,文章中雖然根據修改意見添加了參考文獻,但將參考文獻標注到自己的結論中不規范,到底是自己的結論還是別人的觀點?另有多處文獻標注位置不合適,標題和結論中引入了參考文獻,討論反而缺乏參考文獻。作為一篇博士論文,參考文獻的引用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功。參考文獻引用存在問題,學位論文的立論、真實性和可信性就存在問題,也影響到了作者的學術素養。另一方面是,論文第三、四、五章的討論缺乏系統性和邏輯性,圖標不規范,有些柱狀圖中差異比較時標識符號不明確,數據統計方法缺失。對于指出的問題,張先生認為,這是“雞蛋里挑骨頭”。
另外,張先生質疑該學院組成獸醫專業學位教指委專家組的程序、人員構成等是否合規?他向學院提出公開前述具體情況,學院并未作出明確答復。他表示,學院在決定哪些博士生暫緩授予學位時,存在選擇性、針對性和隨意性。
附件(受訪者供圖)
學院負責人:論文質量有保證,是提升博士培養質量的一個體現
6月20日,一位不愿具名、被暫緩授予學位的博士生對極目新聞記者稱,有人讀完4年可順利畢業拿到博士學位證,有人得5年,甚至更久。他表示,該學院今年開展博士論文答辯、教指委專家再次評審工作,并未明確指出60分以上通過、60分以下不通過,從這個角度來說,學院的復核建議是否公平,不好評判。從分數量化的角度來說,分數低的人通過,分數高的人卻沒通過,這不公平。
該博士表示,近日他已收到學校研究生院的回復,“對方稱,相關程序合理合規?!辈贿^,他認為,對于張先生指出,決定哪些博士生暫緩授予學位時,是否存在選擇性、針對性和隨意性,需要學校、教育廳等上級單位全面核查、定性。
該博士生坦言,往年博士生正式答辯后并沒有教指委專家組再評審再打分環節,學院針對2025屆博士生設置了這個環節,“我多次詢問設置這個環節是否合規,學院、學校卻回復稱復核結果沒有參考這個環節。話語權不在學生這邊,我很無奈?!?/p>
針對上述情況,6月20日,動物醫學院一名包姓負責人對極目新聞記者稱,針對張先生等人的申訴,學院都作出了答復,其中張先生向省級部門反映后,學院又進行了核查。每個博士生都有不同的訴求,他們希望早點畢業,可以理解。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制度,19名2025屆博士生通過論文答辯后,根據專家的意見,學院建議有些博士生論文修改完善后再申請學位。部分博士生申訴后,學院重新核查,認為還有一些學生的論文仍需要修改,今年下半年再申請學位。例如,論文格式等方面還需要提升。
該負責人稱,往年該學院確實有個別博士生論文出現問題,這兩年學院一直在努力,提升博士培養的質量。論文質量有保證,才不會再次出現問題,這也是提升博士培養質量的一個體現,“如今,本科生的論文都會被教育主管部門抽檢,研究生階段的論文、科研更應該嚴格要求。”
申訴期間,張先生將此事反映至學校紀檢部門和甘肅省教育廳。他收到的回復顯示,研究生院稱,兩次做出是否授予學位建議的會議,合法合規。
甘肅農大(資料圖)
國內一位已畢業的博士對極目新聞記者表示,一般答辯前半年開題,論文送盲審前進行預答辯,確定論文內容是否能達到博士畢業的要求。預答辯結束后修改論文,盲審的同時查重。前面這些環節都通過了,才能參加正式答辯。根據正式答辯意見修改論文后,再將論文提交至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和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評定的方向大到論文研究的課題是否符合學位授予范圍,小到論文里有沒有格式錯誤?!?/p>
該博士稱,博士生被延遲畢業是正?,F象,有的博士生5至8年才畢業。上述案例中,最終得70分的人通過,得80分的人被暫緩授予學位,可能會存在學位授予不公的問題。博士生被暫緩授予學位,不僅影響學生,還會對其導師的聲譽等有影響。換個角度來說,張先生的論文被指出包括格式、文獻引用不規范,缺乏系統性、邏輯性,引申到學術素養問題,這些是比較“致命”的。
該博士表示,之前各個學校對學位授予有相應的制度,自今年1月1日起,《學位法》正式實施,對碩士、博士學位授予要求更嚴。換言之,此前被發現過論文問題的學院,如果教育主管部門對其碩士、博士畢業論文抽檢出的問題達到一定的比例,是有可能取消碩士或博士授權點的,這對學校的影響很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