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叫家和萬事興。
還有一句話,叫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小不忍則亂大謀。
最近,宗馥莉,這位被視作娃哈哈帝國唯一接班人的“公主”,被三名自稱其“同父異母弟妹”的年輕人推上被告席。
香港法院里,三位“弟妹”將矛頭指向宗馥莉:“我們有父親承諾設立信托的錄音、有出生證明、有居留軌跡。現在,她凍結了我們的賬戶。”
一時間,一場紛爭,兩地訴訟,三位非婚生子,鬧成了一場烽煙滾滾的奪產法律、輿論之戰。
現在看來,這種家族內部互撕,彼此都是捏著對方命門的家人,一旦過招,簡直是招招奪命。
清官難斷家務事,對于宗家奪產之戰,外人很難說上是非,咱們就是吃瓜。
不過客觀看家族戰役是零和博弈,無論這場官司誰贏,作為現在娃哈哈的實際掌門人,宗馥莉都輸了。
1、輸了家族人心。
從過去兩年所發生的事情可以看出,宗馥莉是雷厲風行的急性子,殺伐決斷,要在最短時間里拿到最大的權力。
但這樣,容易擺不平。
要知道,你既然接了班,那就是家族的老大,首先要做到,不內訌,穩定肯定是大于一切。
所以,如果懂得謀略,宗馥莉上車伊始,無論是對公司的遺老遺少,還是對家里的長輩兄妹,都不能意氣用事。
財散人聚,財聚人散,舍得,有舍才有得,必予取之,先要予之。
然而,宗馥莉不是徐徐圖之,或者給夠錢、杯酒釋兵權,而是根基未穩先捅了馬蜂窩,這無異于把自己放在整個家族對立面。
比如宗馥莉的親叔叔宗澤宗就多次批評宗馥莉胸懷不夠大,不夠厚道,說她自私。
家族企業,家族里的人擺不平,這個江山,根基就不穩。
2、傷了娃哈哈品牌。
娃哈哈集團也罷,宗馥莉繼承的資源也好,最寶貴的,是娃哈哈品牌這個品牌,它比起私生子那21億美元給金貴。
品牌在,這只下金蛋的母雞就在。品牌壞了,母雞就死了。
而娃哈哈品牌已經和宗老先生純潔的人性故事高度綁定,現在雙方鬧到現在,已經撕破臉皮,根本顧不上宗慶后的體面了。
面子臟了,里子就出血。
非婚生子傳聞與爭產風波,可能動搖這種情感聯結,讓消費者感到情感被欺騙,品牌公信力動搖。
這裂痕,是再多的金錢,也無法輕易彌合的。
3、引發新的危機爭議。
正當大家關心的是娃哈哈家族、嫡庶、正宮原配與私生子,杭州出手了,成立專班介入處理。
這一介入不要緊,卻挑起了一陳年舊案:
娃哈哈是國企,杭州市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企)持股46%是第一大股東,但為什么這么多年,杭州國資委的收益幾乎為零?
這一來二去,大家都看清楚了,原來這些年通過運作,娃哈哈已經把賺錢的業務慢慢分出去,所以娃哈哈集團凈利潤極低。
2022年的時候利潤就1871萬元,占整個娃哈哈體系凈利潤的0.39%。
原本這事,民不舉官不究,但隨著宗慶后身后這一幕幕揭開,輿論一加碼,很多事就說不好了。
很多事,不上秤不值三兩重,上了秤千斤重也下不來。
現在杭州已經成立專班小組介入這個事情,接下來恐怕不再是吃個家族瓜就過去了。
看了宗家這內斗的一幕幕,不禁想起了紅樓夢里作者在抄檢大觀園時借助探春之口含淚之語——
“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
想象一下場景:
法庭上,法槌落下,宗馥莉贏了,但是她父親宗慶后畢生精心塑造的寬厚、穩重、實干的企業家形象,以及拼多多那陽光、純凈、親民的品牌心智,恐怕也難逃崩塌的命運。
說到底,無論官司是輸是贏,大掌門宗馥莉,終究是輸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