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臺灣問題上一直拒絕透露美國會采取何種行動,這一態度相較于拜登曾四次聲稱美國會介入臺海事務,無疑給中國在處理臺海問題上減少了外部干擾,相當于為中國送上了一份“大禮”。而另一邊,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的行程已逐漸清晰,他計劃在8月4日先過境美國紐約,之后前往巴拉圭、瓜地馬拉以及貝里斯,回程時于8月14日再次過境美國德州達拉斯。
值得注意的是,他連續兩次“過境”美國,還特意選在大陸9月3日大閱兵前竄訪,其挑釁意味不言而喻。面對這樣的局勢,解放軍能否如“甕中捉鱉”般應對,引發各方關注。賴清德當局近期動作頻頻,不斷勾連外部勢力,加劇臺海緊張。臺軍“漢光41號”演習自開展以來,動靜不小。7月15日實施“縱深防御作戰”時,美軍印太司令部一行20余人在現役將領帶領下,考察了高雄小港等濱海地區的部隊部署與阻絕設施,臺軍大量運用的艾斯科防爆墻尤其受關注。
特朗普(資料圖)
此前臺軍稱該防爆墻僅少量采購供鑒測及演訓,但此次演習北中南地區都大量使用,后續采購意向明顯。不僅如此,7月16日演習進入第8天,投入了大量兵力和武器。不過臺海軍新江艦前艦長呂禮詩指出,這次演習想定不合理且脫離現實,更像是為了向美國展示所謂“自我防衛的決心”。呂禮詩的觀點并非沒有依據。現在作戰形態已偏向無人機為主的攻擊模式,可臺軍在10日還進行M1A2T坦克射擊,這種武器連美軍陸戰隊都在陸續淘汰。
在想定方面,臺軍10日在淡水河用汽油桶想阻絕解放軍供給,可解放軍的登陸演練是“多層雙超”。先大規模電子干擾,再火箭彈攻擊重要設施,接著無人機壓制剩余火力,之后直升機登陸,最后才可能有氣墊登陸艇,臺軍的設想顯然脫離實際。而且臺軍買的美國武器多是二線裝備,像M1A2T坦克性能縮減情況不明,阿帕奇直升機性能也與美軍不同,價格還更高。
賴清德(資料圖)
更有甚者,美國提供的部分機槍、彈藥、防彈背心品質堪憂,存在發霉、潮濕等問題,這顯然是把臺灣地區當作“炮灰”。除了軍事上的動作,賴清德當局在其他方面的操作也引發諸多爭議。近期臺風“丹娜絲”肆虐臺灣地區南部,造成城市斷電、水淹、建筑坍塌等災害,可賴清德當局忙于“大罷免”和防務演習,導致救援緩慢,部分災區30小時無人問津。有年邁受災民眾請求軍隊幫忙搬運物品,被賴清德以“軍隊在演習沒空”拒絕,他還要求受災社區“利用災難訓練”,這番言論激怒島內民眾。
臺風還暴露了民進黨推行的“綠電建設”問題,屏東外海離岸光伏設施全被損壞,臺南因電網設施損壞停電三天,嘉南地區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也被吹翻破損。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運動同樣不得人心。他們為奪回立法機構主導權,勾結民間社團罷免在野陣營區域民意代表,還進行“仇恨動員”,引發街頭騷擾游客、歧視陸配等事件,甚至民眾沖突,多數臺灣地區民眾表示反對。而綠營內部也因“大罷免”敗相顯露矛盾叢生,賴清德與曹興誠之間嫌隙漸生。
賴清德(資料圖)
面對賴清德的竄訪計劃和種種“臺獨”行徑,解放軍始終保持高度警惕。解放軍有足夠的實力和決心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此前的“海峽雷霆”演習等一系列行動都展示了強大的作戰能力。賴清德妄圖通過竄訪美國尋求外部勢力支持,實現“臺獨”目的,無疑是異想天開。在維護國家統一的問題上,中國態度堅決,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都將遭到沉重打擊,解放軍有能力應對各種挑釁,讓“臺獨”分子和外部干涉勢力付出應有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