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陽 來源 | 頂尖廣告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餐飲圈里一股風氣越來越不對勁:
不少品牌甚至是行業巨頭,將男色、擦邊當成了提升KPI的流量密碼。
就說近期很熱的海底撈“夜店模式”,人氣爆棚的同時也引來了不少爭議。
圖源:小紅書
我們賬號也對此進行報道。其中,一文,在業內引發不小的反響。
然而,文章發布幾天后突然遭到品牌方的投訴,一度被強迫刪稿。
(文章已申訴恢復,點擊圖片可觀看)
海底撈公關部這波操作耐人尋味:一篇普普通通的行業報道,到底刺痛了誰?
如果男色營銷光明正大,為何懼怕公眾討論?海底撈究竟在害怕些什么?
文章或許被刪除,但捂嘴式公關掩蓋不了根本問題:
這種吸引眼球的擦邊營銷,只能短暫提升門店的KPI,根本不能為消費文化帶來任何實質作用。
更令人擔憂的是,海底撈的“夜店模式”,只是當下泛濫成災的男色擦邊營銷的冰山一角。
從科目三到“男仆夜店”
海底撈男色營銷為何越來越露骨?
走進杭州、廣州、上海等地的海底撈夜宵主題店,夜晚十點后的場景令人瞠目:
炫目的燈光取代了溫馨的用餐氛圍,動感電音震耳欲聾,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群身著特殊服裝的男性員工。
皮衣猛男在DJ臺上打碟,八塊腹肌若隱若現;
妖嬈男仆舞姿柔弱,欲拒還迎惹人愛憐;
“男?!眰兏诓妥篱g熱舞,制服誘惑與貓耳體育生造型輪番上陣;
部分門店的服務員還會提供一對一調酒服務。
這不是某個夜店的宣傳,而是海底撈自2025年1月推出的“夜宵主題店”標準場景。
據海底撈官方透露,截至6月底,該模式已在全國近30家門店鋪開,主要集中在深圳、北京、上海、蘇州等大城市。
每家門店在固定時間上演兩場約15分鐘的表演,將傳統的火鍋店徹底轉型為“夜店撈”。
配合夜場模式,海底撈還設置了專門的打酒站,售賣12元左右的雞尾酒,推出包含美蛙魚火鍋等新品類的夜宵菜單。
不少體驗過的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感嘆:
“海底撈怎么變成這樣了”。
這不是海底撈首次嘗試男色營銷。
2023年,“科目三”舞蹈風靡網絡,眉清目秀的海底撈服務員搖身一變成為“海底撈男模”,店內過道成了表演舞臺。
彼時,網友們戲稱:“不是男模點不起,而是海底撈更有性價比”。
嘗到男色營銷的甜頭,海底撈更進一步,精挑細選五位帥哥員工組成“科目四男團”,拍攝專業級MV和宣傳海報,堪比男團出道。
事實上,海底撈并非業界的孤例,男色營銷早已成為明晃晃的流量收割機。
椰樹集團在直播間推出肌肉男模熱舞,引發全網熱議;
餓了么找來一群外國男模身穿“藍的贏”T恤,在上海街頭充當人形廣告牌...
營銷的底線,似乎已蕩然無存。
流量再大
也掩蓋不了男色營銷的原罪
不得不說,男色營銷確實能推動流量和銷量;
但當整個行業陷入腹肌崇拜,我們不得不反思這種劍走偏鋒的營銷方式背后的“原罪”。
第一點必須直面的,就是男色對社會良俗邊界的挑戰。
海底撈的夜店模式確實熱鬧,但也是道德的邊界上走鋼絲。
當制服猛男在家庭用餐環境中扭胯熱舞,當摸腹肌成為顧客的互動游戲,餐飲場所應有的基本體面已被娛樂至死的精神取代。
社交平臺上,許多消費者直言:“這張喧鬧的環境不適合親子家庭”,帶孩子就餐時深感不適。
還有不少社恐人士,對此表示“當場腳趾摳地”,只求安靜吃頓飯的愿望徹底落空。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營銷正在向未成年人滲透。
海底撈門夜場模式吸引的顧客中,年輕客群占了大部分;
在某位網友曬出的視頻里,居然出現了穿校服的小孩觀眾。
圖源:小紅書@牛油果大王
想象一下,當未成年人在某音上刷到“海底撈男?!痹掝},他們會形成怎樣的價值觀?
其次,便是物化男性帶來的危害。
在消費主義面前,男女平等。男色營銷的本質,是將人體商品化。
海底撈員工被迫在繁重的服務工作之外“賣藝”,展示舞藝取悅顧客。
雖然網傳的“會跳科目三月薪領先”的高薪傳聞被證實是謠言,但員工需在高強度工作外額外排練,服務本質已被異化。
當“顏值即正義”成為商業信條,人的尊嚴與價值被簡化成六塊腹肌和精致五官。
最后隨之而來的,便是行業的惡性循環與法律風險。
男色營銷正在引發行業內的“底線競賽”。
海底撈之后,望山楂與書亦燒仙草搞起變裝battle、香飄飄線下奶茶店清一色高顏值男性服務員、好利來男店員185cm+身材成為標配...
這種軍備競賽擠壓了企業在產品創新、服務質量上的投入;2025年上半年,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海底撈“菜品新鮮度”的投訴不在少數。
圖源:黑貓投訴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男色營銷、擦邊營銷是有切實的法律風險的。
2024年5月,椰樹集團因“用椰子擦乳”、“南太平洋美女很少‘飛機場’”等廣告語被罰40萬元;
圖源:微博@白鹿視頻
2021年,其“肯定有美女帥哥追”的招聘廣告,同樣被罰40萬。
海底撈的夜店模式是否也在擦邊?答案不言而喻。
回歸本質
向惡俗營銷說不
品牌們必須明白,真正的品牌價值不是來自腹肌和熱舞,而是產品品質與服務初心。
海底撈曾在2023年內部會議中提出“怎么活下去”的焦慮之問,但答案絕非在擦邊營銷中。
餐飲空間應是包容的。海底撈可以創新,但必須平衡不同客群需求。
比如為尋求夜場體驗的顧客設立專門區域(禁止未成年),但嚴格保留傳統用餐區域;
明確標識演出時段,讓正在店內的消費者有知情選擇權。
我相信,大部分女性消費者都認可“男色營銷帶來愉悅感”;但反對“物化男性”的也不在少數。
企業應傾聽多的元聲音,而非一味迎合流量。
另一方面,平臺的監管也要更高效、嚴格。
尤其是對于海底撈、椰樹這種有分量的企業,必須建立更嚴格的廣告內容審查機制和消費者投訴快速響應通道,同時明確邊界法律。
2024年,上海悅活餐飲因酸奶廣告使用“18周歲以下,我不賣”等性暗示文案被罰45萬元;
某音上,寧達捷瑞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在直播間擦邊引流,鏡頭多次對準女主播裙底和腿部,被罰10萬元。
這些案例,應該成為行業的警鐘。
結語
海底撈2024年財報顯示,凈利潤47億元,同比增長4.6%。在業績向好的情況下,企業更應珍惜羽毛,而非沉迷男色擦邊的流量泡沫里。
男色營銷能制造一時話題,但品牌的真正價值,從來都植根于產品品質與服務初心;
若放任這股的風氣,傷害的是消費者權益、行業信譽和市場健康。
因此,對男色擦邊營銷進行審視與批評,絕非對商業創新的扼殺,而是對健康社會文化的守護。
整頓,不是限制創新,是讓商業回歸健康發展的軌道。
構建一個包容多元又堅守底線的文化生態,需要企業、平臺、監管者和消費者共同努力。
最后,衷心希望海底撈能讓火鍋的香氣,承載團聚的溫度與美食的本味,而非被淹沒在扭曲的感官刺激與失序的商業喧囂中。
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更多有趣話題 ,盡在【頂尖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