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最近老在聊東風-27導彈這事兒,說它讓美軍在太平洋的日子不好過,尤其是那些航母編隊,感覺哪都藏不住了。東風-27是種中程彈道導彈,帶高超音速滑翔體,射程能到5000公里,甚至拉長到8000公里。這玩意兒不是鬧著玩的,它能打移動目標,比如海上航母那樣的大家伙。以前的導彈多半瞄準固定位置,現在這東風-27升級了,能在飛行中調整軌跡,速度快到5馬赫以上,防御系統基本攔不住。美國情報部門從泄露的文件里看到,中國已經在西部靶場測試過好幾次,導彈從發射車起飛,穿越大氣層,精準砸中遠處模擬航母的靶子。美方評估,這導彈至少服役四年了,覆蓋亞太大部分美軍基地。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那邊,約翰·阿奎利諾上將以前當司令的時候,就直言不諱地說這事兒讓他頭大。他在2023年國會聽證會上承認,美國在高超音速武器上落后中國,不光進攻型,防御型也跟不上。阿奎利諾管著從加州西海岸到印度洋的大片區域,手下38萬人,負責對付潛在威脅。他2024年3月提交的書面聲明里,點名東風-27能威脅第二島鏈以外的目標,意思是關島、夏威夷那些地方都得小心。
航母編隊以往在太平洋橫行無忌,現在得掂量掂量了,因為這導彈從近海發,能覆蓋遠洋中部,直接拒止美軍靠近中國周邊。要是從內地縱深發,還能保護發射部隊不被先手打掉。阿奎利諾強調,這會限制航母的機動性,編隊沒法靠近臺海那些敏感區展開部署,形成壓力。
美國海軍的航母是他們全球投送力量的核心,11艘超級航母,每艘帶上百架飛機,能在海上打仗好幾個月。但東風-27的出現,戳破了這個安全泡泡。美媒報道,這導彈能穿透現有防御系統,像標準導彈那樣的攔截器,反應時間太短,基本沒戲。
航母在港口停著也不行,在公海航行更危險,在全球其他地方也得提心吊膽。因為射程長,精度高,彈頭還能機動變軌,避開雷達鎖定。以前美俄都沒搞出這么成熟的反艦彈道導彈,伊朗那邊的技術還說不清。中國火箭軍發展快,從東風-17、東風-21到東風-26,一步步擴展,現在東風-27把打擊范圍成倍放大。美方情報顯示,中國核彈頭超過600枚,導彈類型多樣化,固體燃料和液體燃料都有,部署靈活。
阿奎利諾在職時,推動盟國合作,訪問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升級基地,延長跑道,加固防御。他還要求額外預算,建綜合防空導彈系統,包括愛國者導彈和薩德系統,試圖在導彈來襲時降低損失。2024年,美軍開始在艦船上裝愛國者導彈,針對高超音速威脅測試攔截軌跡。但這些措施效果有限,因為東風-27的速度和機動性太強,防御窗口就幾分鐘。阿奎利諾退休前,在夏威夷換帥儀式上,把指揮權交給塞繆爾·帕帕羅上將。那是2024年5月3日的事兒,他結束了40年海軍生涯,之后加入洛克希德·馬丁董事會,當國家安全顧問,繼續聊印太形勢。
現在2025年了,帕帕羅接手后,情況沒變輕松。美軍評估,中國導彈庫存增加60%以上,遠程能力不斷開發。帕帕羅在論壇上說,中國的軍事發展讓他睡不著覺,尤其是導彈和潛艇。
美海軍探索新辦法,像開發暗鷹高超音速武器,2025年6月國會報告說進展不錯,但測試還得繼續。海軍官員抱怨,靠頂級攔截器對付中國導彈不可持續,得分散部署戰機和人員,減少一鍋端的風險。關島成了焦點,美軍在那兒建360度導彈防御,工程車挖土澆混凝土,形成新陣地。但中國導彈威脅促使美軍調整部署,航母編隊加護航艦艇,演習中散開隊形,雷達掃描上空。
盟國也摻和進來,日本開發新高超音速導彈,瞄準中國海軍,韓國和澳大利亞升級基地。美日澳韓想搞集體威懾框架,針對具體威脅調整策略。但亞洲不像歐洲有北約那樣的統一基礎,政治制度和文化差異大,可行性不高。
美媒分析,東風-27標志著力量平衡變化,美軍航母以往的囂張行動,現在面臨天頂重擊的風險。不管在哪,港口待著、海上航行、中國周邊轉悠,都得算計著來。伊朗和朝鮮的導彈技術也在進步,但中國這邊的規模和精度領先。
五角大樓報告指出,中國海軍現代化快,潛艇和艦艇數量上來了,反艦武器多樣化。美軍以往沒面對過這么準確的彈道導彈威脅,航母得靠電子戰和機動規避,但成功率不確定。2025年3月,導彈防御局測試新系統,衛星跟蹤機動目標,模擬交戰,但實戰中變量太多。帕帕羅推動多國聯合訓練,艦艇在浪花中并行,交換信號,但中國火箭軍機動性強,發射車在公路上跑,難追蹤。
總的看,東風-27讓美軍重新審視太平洋戰略,航母不再是絕對安全牌。阿奎利諾和帕帕羅的頭疼,反映出大國競爭的現實。美國得加快腳步,開發對等武器,強化防御,否則全球航母行動空間會越來越小。
中國導彈進步,源于長期投入和技術積累,美方得承認差距,調整姿態。接地氣地說,這事兒不是科幻電影,而是真實博弈,誰先掌握高超音速,誰就占上風。航母編隊以往氣勢洶洶,現在得低調點,免得成活靶子。
美媒還提到,印度測試高超音速導彈,巴基斯坦導彈程序受美國制裁,南亞核威脅也在升溫。但印太地區,中國是主要焦點。美軍司令部評估,分散部署是關鍵,阿奎利諾推動的IAMD系統,2025年還在完善,包括更多傳感器和攔截器。
空間力量也卷進來,美太空部隊加強印太指揮,監視中國導彈發射。但威脅在增長,朝鮮和俄羅斯也有動作。美軍得平衡資源,專注印太。東風-27的雙重彈頭能力,常規或核,增加不確定性,讓規劃更復雜。
長遠看,這會重塑海軍格局,航母可能退居二線,無人機和潛艇上位。但目前,航母還是主力,得想辦法保護。美媒警告,如果不跟上,太平洋主導權會移位。阿奎利諾退休后,在論壇回顧,說持續挑戰需要集體努力。帕帕羅接棒,繼續推預算,提升姿態。
中國導彈發展未停,東風系列黑科技,讓美軍難進入。鷹擊21和東風-27結合,反艦能力頂尖。美軍司令承認,火箭軍讓對策難解至今。分散部署減風險,但不治本。綜合看,東風-27的威脅真實存在,讓航母全球安全成過去式。美方得務實應對,避免沖突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