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清、石詩雯
“快來人!有人落水啦!”聽到呼救,你的第一反應(yīng)是什么?是撥打救援電話?是尋找救援物品拋入水中?還是一個猛子扎進河里,游到落水者身邊?
隨著氣溫增高,戲水市民也在增加。路遇他人落水,應(yīng)當如何伸出援手?7月17日,寧波市消防部門用一組實驗教大家救人的正確“姿勢”。
在實驗中,消防員準備了礦泉水瓶、籃球、泡沫箱、塑料水壺等物品。實驗開始后,消防員首先將一個4.5升容量的空礦泉水瓶拋給河中的“落水者”。隨著一聲悶響,礦泉水瓶掉在“落水者”不遠處。只見他掙扎幾下,就將礦泉水瓶抱進懷里,雖然身體仍有一些晃動,但整個頭部基本露在水面之上。
由8個小礦泉水瓶串成的“浮漂”,也能托舉“落水者”逃生?!案∑比胨?,“落水者”迅速將其抱入懷中,在身體放松的情況下,口鼻位置也成功浮出水面。
“通常一個成年人想浮起來,需要50牛的浮力支撐。這相當于一個4升至5升的大礦泉水瓶和5個500毫升左右的小礦泉水瓶帶來的浮力?!睂幉ㄊ邢谰仍ш犔厍诖箨犔厍谝徽景嚅L余雪陽說,如果在戶外找不到救生圈等物品,可以用空礦泉水瓶應(yīng)急,“但要注意,礦泉水瓶的瓶蓋要擰緊,小礦泉水瓶要用繩子捆成一組再扔?!?/p>
籃球與塑料水壺的情況與之類似,只不過浮力更大?!耙粋€籃球的浮力有四五十牛,足夠撐起落水者的身體。但在投遞之前,要記得大聲提醒落水者注意躲避,以免被砸傷砸暈?!庇嘌╆栒f。
泡沫箱的情況則有些不同。因重量過輕,盡管多番嘗試,卻始終無法將泡沫箱扔到“落水者”身邊。而在其中裝入河水、增加重量后,泡沫箱則成功托起“落水者”。即便整個箱體反轉(zhuǎn),開口向下,“落水者”的身體仍穩(wěn)穩(wěn)浮出水面。
“遇到落水者,千萬不要自行下水,不然很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正確的做法是找到岸邊一切有浮力的救援物拋給落水者,并第一時間報警求助?!庇嘌╆柼嵝?,市民在戲水時,應(yīng)選擇安全水域;若不幸落水,應(yīng)盡快放松身體,采用“躺平”姿勢,將口鼻露出水面,“不要胡亂掙扎,更不要將手臂伸出水面。保持放松姿勢,雙手和雙腳輕輕劃水,人體可自然浮起?!?/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