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北黃土高原深處,有一方被古人贊為“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的寶地——米脂。厚重的黃土與慷慨的陽光,不僅孕育出顆粒如金、米油似膏的珍稀小米,更滋養(yǎng)了當?shù)厝嘶椒矠槊牢兜闹腔邸W哌M米脂,一場由小米領(lǐng)銜的“黃金盛宴”和一道深藏街巷的粗獷美味“驢板腸”,正勾勒出這片土地獨特而誘人的煙火氣息,共同構(gòu)成米脂最具辨識度的“舌尖名片”。
小米宴:金黃粟米的百變風華
近日,在米脂縣城一家專營當?shù)靥厣牟宛^,記者見證了米脂小米宴的現(xiàn)場制作。這場宴席以顆粒飽滿、色澤金黃、米油豐沛的本地小米為核心,完整呈現(xiàn)了小米從田野到餐桌的華麗蛻變。
“小米宴由四道涼菜、六道熱菜、兩道湯品和四道小吃組成,宴席以清爽涼菜拉開序幕。”陜西淘米拾叁花文化產(chǎn)業(yè)有限公司行政主廚何亞東介紹道。小米涼皮薄如蟬翼,透著溫潤的琥珀光澤,入口爽滑筋道,是夏日解膩的佳品,旁側(cè)方墩墩的小米涼糕外表質(zhì)樸,內(nèi)里卻軟糯香甜,撒上晶瑩的桂花蜜后,瞬間成為餐桌上的“甜蜜擔當”。
熱菜環(huán)節(jié)更顯烹飪功夫。小米魚糕將魚肉的鮮美與小米的醇香完美交融;七彩小米卷色彩繽紛,造型精致如藝術(shù)品;牛仔粒炒小米創(chuàng)意十足,嫩滑的牛肉粒與粒粒分明的金黃小米葷素搭配,香氣撲鼻;熱氣騰騰的小米南瓜粥金黃濃稠,自然甜香暖入心脾;面點更是花樣百出,黃米油饃饃、黃饃饃、攤黃、糕斜各具特色,飽含陜北風情。
壓軸登場的小米蒸排骨將宴席推向高潮。揭開蒸籠,熱氣升騰間,吸飽肉汁的小米粒顆顆晶瑩油潤,緊緊包裹著醬紅色的排骨,復(fù)合香氣誘人垂涎。入口時米粒粘糯彈牙,排骨軟爛脫骨,小米的醇厚甘香與排骨的濃郁鮮美在舌尖共舞,令人回味悠長。“一席小米宴,道盡米脂魂。”何亞東感慨道。
驢板腸:市井絕味里的粗獷匠心
如果說小米宴是宴席上的精致華章,驢板腸則是市井煙火中的熱辣傳承。這道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光緒年間的傳統(tǒng)民間美食,以其獨特的口感和風味,成為米脂人引以為傲的“一絕”。離開精致宴席,記者循著香氣來到米脂縣龍鎮(zhèn)馬湖峪村。一家招牌斑駁、煙火氣十足的老鋪子已飄香四十余載,將驢板腸做成了當?shù)氐拿朗车貥恕?/p>
“清理是頭等大事,半點馬虎不得。”米脂縣馬湖峪村劉家老窯洞驢肉館負責人劉靜告訴記者。制作驢板腸,是一場時間與食材的深度對話。繁瑣的清理去異是獲得好味道的基礎(chǔ),需反復(fù)清洗十幾遍才能確保腸身潔凈無異味;隨后便是漫長的文火鹵煮,秘制鹵湯在老灶上咕嘟慢燉,賦予腸身深厚的底味與軟糯彈牙的口感;而麻辣爆炒則是風味的升華,一盤熱辣滾燙的爆炒驢板腸色澤深沉油亮,入口筋道霸氣,鹵香與麻辣在口舌間層層綻放。
這道看似尋常的下水鹵煮,在歲月沉淀中已成為陜北人美食記憶的巔峰,它不僅是米脂人待客的古道熱腸,更是美食智慧與匠心堅守的見證。“40多年來,我們始終秉承誠信經(jīng)營理念,選料精細,經(jīng)洗、煮、鹵、炒十幾道工序,再配上兩代人總結(jié)的秘制調(diào)料,才能做出來這么香的驢板腸,希望這道風味能越傳越遠。”劉靜樸實的話語道出了這家老店經(jīng)營的秘訣,也傳遞出對未來的期待。
無論是宴席上百變精致的小米,還是街頭巷尾粗獷豪邁的驢板腸,都深深扎根于米脂獨特的水土與世代相傳的生活智慧。如今,這“一席宴 一碗腸”所承載的米脂味道,既滋養(yǎng)著本地人的日常,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地食客前來尋味。
記者 周海月 王陽
編輯 拓智慧 校對 謝婷 責編 李治學(xu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