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2025年7月的美國政壇,正陷入一場始料未及的風暴漩渦中心。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這位特朗普的昔日堅定盟友,7月15日卻在公開播客中向白宮投下震撼彈。他直言不諱地呼吁司法部“把一切都公開,讓人民來決定”,矛頭直指撲朔迷離的愛潑斯坦檔案,甚至點名要求司法部長帕姆·邦迪必須“出面解釋”。約翰遜此舉絕非孤立聲音,瑪喬麗·格林、勞倫博伯特等MAGA陣營干將早已搖旗吶喊,要求動用傳票權或任命特別檢察官徹查此事。共和黨內部裂痕驟然加深,南卡州議員拉爾夫·諾曼的警告更顯犀利:“如果里面什么都沒有,那就拿出一張空白的紙來。”信任危機如野火蔓延。
特朗普顯然嗅到了危險氣息。僅僅幾小時后,他在白宮面對記者追問時態度微妙轉向,雖仍力挺邦迪“處理得很好”,卻首次松口支持“更加透明”地對待此案。然而,其言語間充滿矛盾:一邊宣稱期待看到檔案公開,一邊又輕描淡寫地將愛潑斯坦案貶斥為“骯臟但無聊”,指責媒體“非常壞”。這種自相矛盾的“滅火”姿態,暴露出其面對黨內壓力和公眾質疑時的巨大困境。更諷刺的是,特朗普自創的社交媒體平臺“真相社交”上,他試圖轉移焦點,呼吁支持者別浪費精力在“沒人關心”的愛潑斯坦身上,轉而歌頌國家之“熱”。這種鴕鳥策略,反而讓裂痕更深。
特朗普(資料圖)
正當特朗普疲于應付內部分裂之際,地球的另一端,中國悄然完成了一次關鍵的戰略布局。同樣是7月15日,中國商務部會同科技部發布2025年第28號公告,對《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進行了精準調整。這份目錄絕非普通文件,它依據《對外貿易法》和《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制定,是中國維護技術安全與發展利益的核心工具。此次修訂刪除了3項技術條目,包括中國傳統建筑技術等,展現出促進技術共享的開放姿態;但同時,極具戰略意義地新增了1項限制條目——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明確將電池用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及磷酸鹽正極原材料制備技術納入管控。這精準卡位在新能源時代的命脈上。
目錄修訂非一日之功。中國商務部強調,調整過程充分吸納了業界、學界及公眾意見,旨在“統籌發展和安全”。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對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的修訂,新增了鋰輝石提鋰生產碳酸鋰/氫氧化鋰技術、金屬鋰制備技術、鹵水提鋰技術等5條控制要點。從礦石處理到高純度鋰材料制備,中國正構筑起一套覆蓋鋰電池全產業鏈核心環節的技術保護網。這一系列動作,清晰傳遞出中國在關鍵礦產與技術領域強化自主可控、防范戰略資源外流的堅定意志。
特朗普(資料圖)
微妙的時間點賦予了事件特殊含義。當美國政治精英深陷愛潑斯坦丑聞引發的信任危機與內耗,特朗普政府焦頭爛額之際,中國選擇在7月這個關鍵節點推出技術管制“王炸”,時機拿捏精準。這并非偶然巧合,而是大國博弈中冷靜觀察、主動出擊的戰略定力體現。中國商務部發言人特意重申,此舉是“順應技術發展變化、完善技術貿易管理的具體舉措”,同時強調“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愿同各國加強技術交流合作”。這種表述,既是對技術主權的有力宣示,也試圖在國際輿論場留下開放合作的積極印象。
大洋兩岸的政治生態呈現出戲劇性反差。一邊是山雨欲來:民主黨人哈基姆·杰弗里斯冷眼旁觀共和黨內亂,直言“美國人民應該知道真相”;佐治亞州民主黨眾議員漢克·約翰遜甚至制作諷刺視頻彈唱“趕緊公布愛潑斯坦檔案”。眾議院雖暫時否決了民主黨強推的公開檔案動議,但裂痕已現,肯塔基州共和黨議員托馬斯·馬西等跨黨派合作的可能性正在滋生。另一邊,中國在技術領域的政策調整則顯得目標清晰、步驟有序,展現出在復雜國際環境下的戰略定力。
美國(資料圖)
2025年7月這場全球政治與科技領域的雙線博弈,清晰地勾勒出國際格局演變的新動態。當美國深陷政治泥潭,為陳年舊案焦頭爛額、內部分歧不斷加劇時,中國卻冷靜地加固著技術長城,在新能源與關鍵礦產領域落下了決定性的棋子。這一“王炸”不僅關乎當下利益,更是在為未來數十年的全球科技競爭奠定規則基礎。國際競爭的本質從來不是單一維度的較量——誰能在動蕩中保持戰略清醒,在喧囂中筑牢實力根基,誰才能真正贏得通向未來的船票。大國棋局,落子無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