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搖出星星模樣,遨游太空是我們夢想。”“老師的目光軟得就像棉花糖,明天的作業先丟給月亮。”7月13日,鐘祥市張集小學的校園里,一串串清脆的歌聲在校園上空回蕩。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慧創”青年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趙逸鑫正和張集小學的孩子們圍坐成圈,彈唱著他們共同創作的歌曲《校園夢想家》。
志愿者趙逸鑫眼含笑意地說:“第一次聽見孩子們唱歌時,奶聲奶氣的童聲打動了我,當時我腦海里就冒出來要跟孩子們一起創作一首歌的想法。”
“按G和弦時,手指要像攥著顆小糖,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使勁。”趙逸鑫蜷起手指示范。從教小朋友們認識不同的和弦,到演示彈唱,小朋友們瞪圓了眼睛,小腦袋跟著旋律一點一點,充滿了好奇。段佳欣彈出悶音,卻笑得燦爛:“我也能讓它唱歌啦!”吉他弦的震顫混著童聲笑語,充盈了整個教室。
趙逸鑫舉著吉他邊說邊彈出一串和弦,指尖在琴弦上跳躍時,故意讓琴箱貼著黑板,粉筆灰被震得簌簌往下掉。“你們看粉筆灰的規律跳動是不是就像聲音在跳舞,聲音也是能看得到的。”
在《校園夢想家》的創作過程中,小朋友們時不時迸發出奇思妙想。楊國潤小朋友撒嬌地說:“可不可以把‘試卷疊成小船’寫進歌里面?”周思怡也嚷嚷著:“我最喜歡晚上的星星,我也要把星星寫進去。”從旋律哼唱到歌詞打磨,校園仿佛成了創作工坊。
趙逸鑫說:“歌曲創作定調時采用了常見的C大調,但是唱出來的情緒總是不夠豐富,原來是我忽略了大部分小朋友們的音域較高。后來汪家晗老師指導我在原調基礎上再升三個調,小副歌部分使用強力和弦去彈奏,情緒一下子就飽滿豐富了起來。”
吉他聲再次響起,孩子們搖晃著身體,小手時不時打著節拍,奶聲奶氣的嗓音里裹著認真,和志愿者一起唱著“粉筆在黑板跳舞曲,ABC排隊做游戲,窗外的麻雀偷瞄我筆記……”。歌聲里,藏著純真的童心與閃亮的星光。(通訊員:田松 葉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