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麥浪與云端相遇,當田園與指尖相連,一場以手機為“新農具”、鏡頭為“新橋梁”的鄉村新變化正在潼南熱土上蓬勃展開。
“潼南村播”品牌計劃發布活動現場。胥世鵬攝
7月17日,“潼話田園美·我村我來播”——“潼南村播”品牌計劃發布活動在潼南區大佛街道舉行。來自田間地頭的新農人、返鄉創業的青年代表、扎根鄉村的文旅推廣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潼南以本土人才培育為引擎,激活鄉村振興數字新動能的創新實踐。
潼南村播達人正用鏡頭展示潼南特色產品。胥世鵬攝
活動現場,來自基層的村播達人代表陳穎、周朗各自分享了投身鄉村短視頻創作的初心與實踐感悟,展現了新時代青年運用新工具建設家鄉的自信風采。他們用充滿泥土芬芳的鏡頭語言,將潼南獨特的“土”資源、“土”產品、“土”產業,通過互聯網跨越山海,推向全國乃至世界。
如何將“村播”的愿景扎實落地?潼南創新推出環環相扣的“五大行動”,構建起從播種到豐收的完整閉環。
“此前,通過孵化行動,‘潼南村播’品牌計劃、‘夏趣潼南·潮玩寬谷’等話題累計曝光超百萬次,成功探索‘短視頻挑戰賽+話題營銷’的立體傳播模式。”潼南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潼南區還將持續開展中階、高階專項培訓,幫助選手快速成長;通過“1+N”結對幫扶、微短劇創作,讓達人帶動達人;開展“爆品周”“文旅月”,用直播帶貨為農產品插上翅膀;“十佳首席村播官”巔峰角逐,推動流量變現,實現經濟效益轉化。
為確保計劃行穩致遠,潼南區還構建了系統的支撐體系,堅持區級統籌領導、鎮街班子主導、專家團隊輔導、網上技術指導、新聞輿論引導“五導協同”,整合“土”資源、營銷“土”產品、發展“土”產業,最終實現“土貨出圈”“風景在線”。
“潼南村播”品牌計劃是數字時代鄉村振興路徑的潼南探索,通過著力培育一批帶得動產業的“村播達人”,精心打造一條“流量變現—產業升級—農民增收”的良性閉環產業鏈,讓潼南鄉村振興的“云動力”源源不斷為廣袤鄉土注入澎湃動能。(胥世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