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通天下,“渝”見未來。
7月17日,第一屆“一帶一路”華僑華人合作發展大會在重慶開幕。大會以“僑聚新絲路 攜手向未來”為主題,來自1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名華僑華人代表齊聚一堂,共敘友誼,共享機遇,共謀合作。
當世界的目光再次匯聚山城,我們不禁要問:“一帶一路”華僑華人合作發展大會為何選擇重慶?在這場國際盛會上,重慶又何以打出一手好“僑”牌?
▲7月17日上午,第一屆“一帶一路”華僑華人合作發展大會在渝開幕。記者 劉力 攝/視覺重慶
重慶既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受益者。
從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到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再到第一屆“一帶一路”華僑華人合作發展大會……近年來,重慶在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拿到不少“好牌”,逐漸成為吸引全球僑商投資興業的“強磁場”和僑務資源的聚集地。
對重慶來說,舉辦華僑華人合作發展大會,有助于“引進來”“走出去”雙向發力,推進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建設。那么,這場備受矚目的國際盛會,究竟有哪些亮點呢?
規格高。從主辦方看,大會由中國僑聯、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統籌區域協作、內外合作意圖明顯;從參會嘉賓看,既有縱橫商海的僑企巨頭、引領前沿科技的精英,也有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凝聚僑心的社團負責人,代表性強,覆蓋面廣。
特色明。突出國內國際市場資源聯動與對接是本屆大會的一大特色。“出海”“投資”“心相通”“創新創業”……嘉賓在會場上提到的“高頻詞”,充分體現了各方加強資源對接的強烈愿望。可以看到,本屆大會搭建多個平臺,整合政策、產業、技術、人才、文旅等各類資源,為國內企業“走出去”打開了新窗口,也為僑商參與重慶、西部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清晰路徑。
活動實。本屆大會活動密集,精彩紛呈,如發布共建“一帶一路”僑力量十佳案例,啟動“一帶一路”華商組織協作網,開展專題演講、經貿推介等。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會共促成66個項目簽約,簽約金額超430億元,其中在大會開幕式現場簽約項目17個,總簽約金額近230億元。這其中,既有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深度交流合作,又有玖龍紙業、益海嘉里等知名僑資企業在渝追加投資,可謂收獲頗豐。
▲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閉幕式現場。記者 王全超攝/新華社
作為“一帶一路”華僑華人合作發展大會的舉辦地,重慶有何底牌?
發展空間廣闊。重慶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生態資源豐富,營商環境良好,長江黃金水道通達世界,中歐班列聯通歐亞,陸海新通道輻射東南亞,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成為眾多僑商投資興業的首選之地。
比較優勢、后發優勢明顯。區位上,重慶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是“五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具有承東啟西、牽引南北、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規模上,重慶是我國人口規模和轄區面積最大的城市;開放程度上,重慶擁有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兩江新區等高能級開放平臺。這些優勢提升了重慶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集聚輻射能力。
產業基礎雄厚。作為工業重鎮,重慶擁有39個工業大類,制造業體系完備,正以科技創新引領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迭代升級制造業產業結構,全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此外,重慶在集成電路、智能裝備、軟件信息、生物制造等方面的突出表現,成為海外僑商關注的重點。
正如中國僑商聯合會監事長、華納控股集團董事長施乾平所說:“重慶正在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我感到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方面有合作的廣闊空間,未來潛力巨大。”
更進一步說,努力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是國家賦予重慶的重要使命。本屆大會的舉辦,將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活力,也為中國西部地區開放發展增添新動能。
▲1月2日拍攝的重慶果園港(無人機照片)。記者 王全超攝/新華社
辦會是為了更好辦事。舉辦“一帶一路”華僑華人合作發展大會,最重要的目的是打造更多互利共贏標志性成果,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更大貢獻。
接下來,重慶如何打出一手好“僑”牌呢?
打好僑貿牌。海外華僑華人是中外經貿往來的重要紐帶。重慶打好僑貿牌的一大利好,是在本屆大會上成立的“僑助千企萬品出海”聯盟。借助這一“資源共享、供需對接”平臺,更多的“重慶造”將走向更廣闊的國際舞臺,同時來自全球各地的商品也將源源不斷進入重慶。
打好僑資牌。招商引資往往是一場盛會的“重頭戲”。重慶打好僑資牌,關鍵是要利用各類平臺多亮相,通過推介展示、發布項目投資清單、商務洽談等方式,向海內外僑商全面展示重慶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現代生產性服務業、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業等產業上的發展潛力,力爭促成更多的項目簽約。
打好僑心牌。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重慶打好僑心牌,要通過舉辦海外華文媒體川渝行、“感知重慶”等人文交流活動,讓海外華僑華人多到重慶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重慶,同時也讓他們把鮮活多姿的巴渝大地、把精彩動人的新重慶故事帶給全球華僑華人朋友,帶給世界人民。
打好僑業牌。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重慶打好僑業牌,就要把事業留人、平臺留人工作不斷做深做實,積極舉辦海歸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專場活動,通過前沿技術分享、政策深度解讀、產業政策對接以及圓桌沙龍等多元形式,讓更多海歸人才選擇重慶、扎根重慶。
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需要“僑”力量的支持與賦能。以“僑”為橋,重慶搭建起聯通世界的經貿之橋、人文之橋、友誼之橋,信心滿滿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來源:新重慶-重慶日報
編輯:羅建軍
審核:杜鎧兵
主編:劉海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