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啤酒產業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精釀啤酒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23年底達68億元,預計到2028年,中國精釀啤酒的市場規模將達110億元。
當工業啤酒的標準化生產遭遇個性化消費浪潮,精釀啤酒正以風味革命者的姿態重構市場版圖。在貴陽,有一家名為TripSmith的本土精釀啤酒廠牌,用十年余時間,釀出了一段從“巷子實驗”到“全國市場”的故事。從社區店到雙酒廠矩陣,從本土風味到國際表達,這個扎根黔中的精釀廠牌如何將貴州風物轉化為精釀密碼?又如何讓匠心發酵反哺鄉土?答案就藏在那些橡木桶中。
從“巷子實驗”到“全國市場”
2013年,當貴陽市云巖區余家巷還是一片以獨門獨戶為主的居民區時,二桿(化名)就在居民樓下掛起了TripSmith的招牌。這個一層僅60余平方米的空間,成為我國最早的“前店后廠”自釀酒吧之一。
當時,全國精釀啤酒發展剛起步,大眾對啤酒風味的認知還停留在“工業拉格”的清淡味道上。二桿卻堅信,精釀啤酒能以更好的原材料滿足不同需求。他在麥芽與啤酒花的組合中反復調試,用一件件豐富多樣的成品向顧客證明:啤酒可以擁有花果香氣、酒花尾韻,甚至蘊含土地的靈魂。
2015年,二桿成立貴州行匠酒業有限公司,并開始建設自己的酒廠,于2016年投產,擺脫了“前店后廠”的限制,TripSmith開始嘗試將自產的啤酒推向貴陽以外的市場。到2017年,全國約兩百家酒吧長期供應TripSmith的生啤。2019年,酒廠購入易拉罐灌裝線,開始向全國出售易拉罐啤酒,銷量喜人。
二桿表示,TripSmith易拉罐產品推行“TS90”計劃,即產出的精釀啤酒最佳飲用期為90天,以確保消費者能品嘗到新鮮酒花獨特的口味與風味。如今,白云區TripSmith酒廠年產能2000噸,產品銷往全國200多個城市。
目前,貴州行匠酒業共9家門店、兩個酒廠,其中8家門店位于貴陽市太平路、花溪十字街、阿云朵倉等街區,另有1家門店于2017年開設在重慶。除白云區酒廠外,TripSmith行匠酒業還在南明區體育路設立自然接種發酵類型精釀的酒廠。如今,這個源自筑城的精釀啤酒廠牌,已從余家巷的發酵桶里流向全國。
“最本土化”的大膽探索
精釀啤酒意為“手工啤酒”,強調不加大米玉米等輔料,只用麥芽發酵釀造的啤酒。
“一款好精釀,一定是‘最本土化’和‘最國際化’的疊加?!倍U說,目前,TripSmith的常規產品有20種口味,還將不定期上新。木姜子小麥精釀剛下生產線,刺梨小麥精釀又掀熱潮,楊梅與櫻桃的季節限定款也蓄勢待發,TripSmith的配方室就像一個微型的貴州風味博物館,羅甸的火龍果、茂蘭的梅子都在列隊待命。
二桿認為,貴州非常適合發展精釀啤酒,一方面是水土、氣候帶來發酵優勢,一方面是貴州物產多樣。同一座山頭的楊梅、刺梨、松針、桂花被劃入不同發酵罐,“若不計成本,還可以釀出一座山的春夏秋冬?!倍U說。
過去,貴州經濟相對落后,調味料、香料匱乏,但貴州人的味蕾“開放”,樂于嘗試各種奇特味道,例如野菜、各種發酵食材等。在TripSmith發展的過程中,“貴州”的味道也越來越濃。“人的創造力來源于自身經歷,我從小生活在貴州,在釀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從身邊、從家鄉去尋找靈感。”二桿說。
天時與地利的共同滋養
精釀啤酒有一種特別的制作工藝——自然接種發酵。這種工藝完全依靠大自然中的野菌和陳年橡木桶中的菌群來進行發酵,不用人工投放酵母。自然接種發酵的啤酒需在橡木桶中存放發酵兩年以上,再灌裝到玻璃瓶中需繼續發酵一年。
“我們用茂蘭的野生青梅、關嶺的原生品種櫻桃、貴陽的野山楊梅等為原料,讓它們與麥汁結合,經歷漫長的提純、混釀、調試、測評,最后得到‘自然之數’系列的自然發酵精釀。”二桿說,自然接種發酵啤酒起源于比利時,而貴陽和比利時的全年平均氣溫相近,也適合制作自然接種發酵的精釀啤酒。
“自然接種發酵的酵母源于空氣,是大自然賦予的風味。這種啤酒可以長期保存,并且每一年都會有新的味道變化,風味會越來越豐富,酸度也會變得柔和?!倍U說,貴陽森林覆蓋率高,對于自然接種發酵精釀來說,空氣中的酵母就是這座城市賜予的最佳禮物,是天時與地利共同孕育出的獨特味道。
扎根沃土反哺家鄉
“‘TripSmith’的意思是永遠在路上的匠人,時刻提醒我在不斷前行的路上,為何出發。”二桿說。
從2013年年產能60噸,到現在年產能2000噸;從小小的社區店,發展到全國知名的精釀廠牌;從一開始10多名員工,發展到現在200多名員工。10余年時間,TripSmith還逐漸往餐酒結合、日咖夜酒等業態發展。例如,TripSmith云巖區太平路飲食間側重于年輕化、大眾化消費;TripSmith南明區行匠廚房提供參觀、選酒、餐飲的高品質餐酒服務;觀山湖區阿云朵倉TripSmith&1701 Music Bar將精釀融合在音樂中……
為幫助農戶增收,二桿還推行“農戶合釀計劃”,由TripSmith提供麥汁、容器并做好品控管理;用高于市場的價格購買當地果農的水果,在當地農家進行自然酵母接種、浸泡及自然發酵;釀造完成的自然發酵啤酒拼配后產出售賣,收益公平分配。
“希望在這十幾年積累總結后,將釀酒的方法和工藝共享給貴州更多愿意投身精釀啤酒事業的人。”二桿說,“上一個十年,我們在這片土地上扎根、生長,下一個十年,希望在發展的同時反哺這片土地?!?/p>
詩和遠方就在身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傳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氣息。精釀啤酒TripSmith主理人二桿,用十余年時間,將一家街頭自釀酒吧發展成一個全國知名的精釀廠牌,酒廠年產能達2000噸,產品售往全國超200個城市。
回望二桿走過的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精釀啤酒愛好者成長為一名專注的從業者、產業的弄潮兒。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創業者的故事不同,新一代創業者沒有苦情敘事,沒有發現突如其來的巨大商機,或許最初也沒有宏大的遠景。他們本沒有太多的功利心,只是一步一個腳印,因愛好而入局,因專注而堅持。其間,或許還有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但新一代創業者甘之如飴,專注于事業本身,充滿自信與從容。
所謂時勢造英雄,以天時而言,我們所處的時代,不再是一個物資短缺的時代。人人都喝得到啤酒,但不是人人都能喝到好啤酒。在后工業化時代,個性或更高品質的消費需求才是新藍海。以地利而言,貴州以其溫潤的氣候,多樣的物產,以及“天無三日晴”的氤氳,醞釀出精釀啤酒和冠軍咖啡;以人和而言,貴陽是一座充滿年輕人的新興城市,邊際消費傾向較高以及開放的味覺系統,成為精釀啤酒與冠軍咖啡成長的沃壤。
我們常說,如今是一個內卷的時代,但以二桿為代表的精釀從業者甚至包括冠軍咖啡從業者看來,他們淡定而從容,在西南一隅的貴陽坐看云卷云舒。貴陽是陽明心學重地,心學的種子或許悄然埋在新一代創業者的基因中。發明本心,知行合一。發自內心的熱愛才是我們破除內卷第一推動力。
來自于文化和地域的滋養,讓二桿等新一代創業者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釀進酒中。如果把對內心的向往當作詩,把個人事業的發展當作遠方,二桿給我們的啟示或許是,詩和遠方就在身旁。破除內卷,不妨試一試來到爽爽的貴陽。
來源 | 貴陽網
編輯 | 趙子滟
統籌 | 干江沄
編審 | 劉義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