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025曾家山民宿產業發展大會召開,讓這座位于廣元市朝天區的“蜀道亞高原”再次成為全國文旅界的焦點——以1300米平均海拔、23℃盛夏清涼、33000個/cm3負氧離子為底色,朝天區正以民宿產業為筆,在700平方公里的喀斯特臺地上,繪就一幅生態與人文共生、產業與民生共興的新畫卷。
生態為基,文化為魂:民宿生長的“朝天土壤”
朝天區曾家山,地處秦巴山區南麓,是南北氣候過渡帶的“天然空調”。這里夏季無酷暑、無蚊蟲侵擾,喀斯特地貌筑牢生態屏障,杜絕山洪、滑坡等自然災害,“抬頭見青山,推門入氧吧”是常態。更獨特的是,這里既有北方的天高云淡,又有南方的溫婉濕潤,成為游客心中“住著就不想走”的康養秘境。
嘉賓考察曾家山生態環境。朝天區委宣傳部供圖
生態稟賦之外,深厚的文化根系為朝天民宿注入靈魂。作為古蜀道文化核心區,曾家山周邊的蜀道遺跡、三國故事、民俗風情,被巧妙融入民宿的設計與體驗中。清晨的集市上,核桃饃、萢兒餅的香氣與生態果蔬的清新交織;夜晚的漢王老街,燈籠搖曳中,烤串的煙火氣與民宿的暖光相映成趣。“云頂美宿”將南國冰雪IP與山居度假深度融合,“布谷布谷”讓山居美學與功能主義完美結合,“曉山青”把傳統川北老屋熔鑄成精品院落……這些民宿不再是單純的住宿載體,而是成為展示朝天鄉土文化的“活態博物館”。
政策鋪路,配套筑基:民宿騰飛的“朝天動能”
民宿產業的蓬勃,離不開朝天區“看得見的手”的精準引導。近年來,朝天區堅持“生態為基、文化為魂、產業聯動”理念,以“高端為引領、中高端為主體、低端為補充”的旅游民宿發展思路,相繼出臺《朝天區促進旅游民宿高質量發展的獎勵扶持辦法》《廣元市朝天區旅游民宿等級劃分及評定辦法》等政策,對新建、改擴建民宿項目分類分檔給予補助,對獲評國家等級、市級最美民宿的經營主體給予專項獎勵,形成“政策紅利+市場活力”的發展合力。
硬件配套的躍升,讓“詩和遠方”觸手可及。隨著黑曾公路即將建成,曾家山到廣元市區的距離將縮短至半小時;京昆復線通車后,到成都、西安的時空距離大幅拉近,西成客專每日200余趟列車讓跨省通勤如“同城”。在曾家山核心區,榮樂古街、原鄉商業街等業態集群成型,康養醫院、滑雪場、溫泉水世界、體育公園等設施一應俱全,“住民宿、游山水、享康養”的全鏈條體驗已然成熟。
數據見證成長:2023至2024年,曾家山新建民宿140家、改擴建320家,新增床位5000余張,累計形成涵蓋高端酒店、精品民宿、特色客棧、農家樂的1300余家住宿集群,夏季“一房難求”成為民宿產業火爆的生動注腳。
品質為要,集群共興:民宿標桿的“朝天答卷”
在2025曾家山民宿產業發展大會上,朝天區民宿再獲殊榮:“煙云里”獲評國家等級旅游民宿,“云頂美宿”“曉山青”“拾山院”入選首屆“廣元最美旅游民宿”榜單。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朝天區對民宿“品質化、特色化、集群化”的執著追求。
民宿產業發展大會現場。朝天區委宣傳部供圖
從單體精品到集群發展,朝天區民宿已形成“星月同輝”的格局。在曾家山,既有“布谷布谷”“煙云里”等主打高端康養的精品民宿,也有“桃園居”等融入農耕體驗的中端客棧,更有帶動農戶參與的特色農家樂,滿足從親子家庭到銀發群體的多元需求。民宿經營者優先聘用本地村民,采購生態農產品,僅曾家山區域就帶動近3000人就業,戶均年增收超5萬元,讓“民宿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宣言引路,未來可期:民宿藍圖的“朝天展望”
大會發布的《民宿發展曾家山宣言》,為朝天民宿產業錨定了新方向。遵循“生態為底、文化為魂、鄉村同興”等準則,朝天區定下2025年目標:培育國家級旅游民宿1家、省級旅游名宿1家、市級旅游名宿2家、區級旅游民宿50家,打造5個特色民宿村落,讓曾家山成為“全國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板”。
從蜀道深處的山居小院到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產業標桿,朝天區正以民宿為媒,讓綠水青山的顏值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價值。這座蜀道亞高原上的“民宿村落”,正邀八方賓朋共赴“清涼之約”,共繪文旅融合新圖景。(冉金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