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1958年12月13日解放日報頭版的一個新聞,內容是原屬江蘇省管轄的川沙、青浦、南匯、松江、奉賢、金山、崇明等七縣劃歸上海管轄。上述七縣加上同年1月17日國務院批準先行劃歸上海的嘉定縣、寶山縣、上海縣,1958年,江蘇省共有10個縣劃歸上海。
解放日報12月13日報道這則新聞的副標題寫道:各縣人民大力生產副食品滿足城鄉人民需要,新聞說,最近,這七個縣的人民在得知本縣劃歸上海市以后,紛紛表示一定要在棉糧和經濟作物大豐收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畜、牧、漁、蔬菜等副食品生產,支援城市工業建設,滿足城市人民生活需要。
回到本文主題,今年在江蘇舉行的“蘇超”足球賽,出人意料的紅火,“蘇超”全稱為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參賽的十三支球隊,以江蘇省十三個省轄市的城市命名,數輪比賽下來,其火爆程度大出意料,比賽球票被“秒光”,上座率接近世界五大聯賽,到7月4日,“蘇超”贊助商已有27家,是賽前的4.5倍,賽事經濟效應爆棚,直接消費激增,一時間,“蘇超”可否被其他省市復制成為熱門話題。
"蘇超"比賽海報
著名足球比賽評論員張路認為,“蘇超”較難為其他省份復制,原因是江蘇經濟發達且均衡,十三個城市的發展水平都到了很高的水平。
“蘇超”不易被復制,但“蘇超”可考慮適度擴容,南京周邊的城市蕪湖、滁州等都有意加入,從目前“蘇超”的賽制來看,13支球隊先單循環主客場,前八名球隊再進行淘汰制決出冠軍。在決出前八名前,由于是13支球隊單循環,導致每一輪都有一支隊伍輪空,如果另外邀請一支省外隊伍參賽即可就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邀請的一支省外參賽隊伍可以從1958年劃歸上海的縣區中選擇,每年選一支邀請回“娘家”參賽。
目前,劃歸上海的十個縣已經全部撤縣設區,除奉賢、青浦、嘉定、松江、金山、崇明、寶山等保留為市轄區外,上海縣并入閔行區,南匯、川沙等成為浦東新區的一部分,如果每年邀請其中的一支隊伍參賽,既解決賽制不暢問題,又能借助大上海的“流量”,為“蘇超”增添新的熱度和人氣,想象一下,“牛哄哄”的浦東新區隊,主場被來自蘇北雙溝大曲故里的宿遷隊3比0擊敗,或者說,低調的青浦隊在南京奧體中心對陣南京隊,最后點球獲勝,勇奪“蘇超”冠軍,這樣的場面,該有多么火爆!
南京奧體中心
所以,筆者建議,“蘇超”擴容,可邀請1958年江蘇劃歸上海的十個縣中的一個參賽,以進一步擴大賽事影響力,為促進"內需"做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