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突發特大暴雨,強對流暴露臺風臨近信號
7月18日下午,深圳龍華區遭遇突如其來的定點特大暴雨,僅一小時降雨量就突破100毫米。強烈雷暴夾雜其中,短時強降水極具突襲性,引發多地出現內澇預警。部分市民將雷暴與臺風行蹤聯系起來,稱“一雷趕九臺”,認為這場突發雷暴是臺風韋帕轉向或消散的信號。然而,從當前大氣環流分析來看,這種說法并不準確。
這次強對流降水并非偶然,正是臺風韋帕外圍擾動與熱力條件疊加所致。暖濕氣流與臺前強抬升結合,激發了強烈雷暴雨,反而印證了臺風外圍結構正在對華南地區產生實質性影響。也就是說,這類短時局地性暴雨,并不是臺風遠離,而是韋帕逐漸靠近的氣象表現。熱帶系統外圍擾流觸發的熱對流發展迅速,恰恰說明高溫與水汽供應充足,為臺風進一步增強提供了溫床。
二、臺風韋帕結構龐大,路徑復雜但直撲廣東趨勢明顯
衛星云圖監測顯示,第六號臺風“韋帕”在西南季風和高海溫的共同推動下,系統整體呈現體型巨大但偏松散的態勢。副熱帶高壓在北方位置偏高,使得臺風一度移動緩慢。不過,隨著大氣環流逐步調整,韋帕已開始沿呂宋島北部附近海域緩慢穿行,預計將利用臺灣海峽及菲律賓高山地形“瘦身”壓縮結構,進一步組織核心環流。
隨著副高重心逐漸增強并向西伸展,韋帕可能會被明顯引導,加速北上并靠近中國南部沿海。目前路徑預測范圍較大,從粵東至雷州半島都存在潛在登陸可能。不過,最新模擬路徑顯示,韋帕直接登陸珠三角的概率正在不斷上升。這意味著包括深圳、廣州、惠州等核心城市在內,將面臨較高強度的風雨影響,強風、暴雨、潮位疊加可能帶來城市內澇、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值得關注的是,由于韋帕體型龐大,即便登陸點并非正中珠三角,其外圍云系也能覆蓋廣東大部,帶來顯著風雨。海南北部、廣西東南部亦處于暴雨帶影響范圍內。
三、暴雨已提前顯現,7月19日前務必完成防御準備
根據中央氣象臺與南方多地氣象部門的預測,臺風韋帕有望在7月20日左右正面登陸廣東沿海,目前仍有一定不確定性,但防范窗口已經極其逼近。由于其結構龐大、能量強大,并夾帶大量西南季風水汽,將在接下來的時間內為華南地區帶來大范圍暴雨過程,局地可能達到特大暴雨等級。此次降水過程具備以下幾個特征:一是降水持續時間較長,臺風外圍云系能在登陸前后持續輸送水汽;二是雨勢階段性加強,部分地區在臺風前夜可能已出現大暴雨;三是與地形相互作用顯著,山地城市或將遭遇更強對流。
特別提醒廣東、廣西和海南北部地區的民眾,建議在7月19日晚之前完成防風防雨各項準備工作,重點檢查陽臺、地下車庫、廣告牌、門窗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部位。漁船應盡早回港避風,山區需提前疏散可能受山洪威脅的人員。應急部門也應調配好排澇設施,確保雨情高峰時段城市運行平穩。
不容忽視的是,隨著氣候背景變化,極端天氣頻率有所提升,單靠經驗式判斷往往存在誤區。此次“定點暴雨+臺風外圍擾動”的疊加結構,已成為華南臺風季的常見組合,應引起足夠重視。未來幾天,廣大朋友需密切關注氣象信息,把握好預警節奏與避險節奏。臺風韋帕正在逐步靠近華南,外圍效應已經提前顯現,對流增強、暴雨頻發已成現實。深圳的定點暴雨不是“臺風走了”的跡象,而是“臺風就要來了”的前奏。隨著20日接近登陸時間,華南多地要繃緊防御這根弦,爭取把影響降到最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