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最著名的三個景點是高州古城、化州孔廟和羅江文化公園。高州古城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建筑群,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化州孔廟是廣東省現存規模最大的孔廟之一,體現了儒家文化的傳承;羅江文化公園則集自然景觀與歷史遺跡于一體,展現了當地獨特的民俗風情。
高州古城的青磚灰瓦間藏著千年時光。城內保存完好的騎樓建筑群,每塊磚石都記錄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商賈往來。每年農歷三月三,這里會舉辦盛大的舞鷹雄活動,數百只木雕雄鷹在鼓樂聲中騰躍翻飛,配合著壯觀的火龍舞,將高州人敢拼敢闖的民風展現得淋漓盡致。古城西街的騎樓下,老字號"陳記糖水鋪"的玻璃柜里,化州特產的沙姜雞、裹蒸粽與姜撞奶同框陳列,游客常駐足品嘗,感受舌尖上的嶺南記憶。
化州孔廟的六進三院格局堪稱古代建筑典范。大成殿前兩株六百年的古柏,樹皮皸裂如龍鱗,見證過歷代科舉士子在此祭孔的盛況。每年秋分,當地儒生仍會身著傳統禮服,在孔廟前舉行"釋菜禮",用古樂和雅言誦讀《論語》,這種傳承了八百年的儀式,讓儒家"仁義禮智信"的教誨在嶺南大地生生不息。孔廟西南角的"狀元井",相傳能解書卷之困,至今仍有學子在此取水解乏。
羅江文化公園的山水間流淌著疍家文化。公園東岸的疍家村寨保留著"以舟為屋,以水為鄰"的生活方式,船型屋檐下懸掛的咸魚與臘腸隨風輕擺,構成獨特的漁村風情。每年端午,羅江流域的龍舟隊都會在公園碼頭集結,二十米長的彩繪龍舟劈波斬浪,船頭立著的龍頭人偶揮動令旗,鼓點聲與兩岸的咸水歌交織成曲。此時碼頭旁的"阿婆粽"攤位前排起長龍,用新鮮羅江葉包裹的堿水粽飄著清香。
這三個景點共同編織出化州的文脈圖譜。高州古城的騎樓茶樓飄著早茶香氣,孔廟的欞星門下傳來孩童誦讀聲,羅江的漁歌號子混著龍舟鼓點。化州人將荔枝木雕成窗欞,用高州話吟誦《詩經》,在羅江畔搭建起連接古今的廊橋。這些文化符號如同羅江的支流,最終匯入嶺南文化浩瀚的海洋,讓每個到訪者都能觸摸到這片土地的溫度與厚度。
無論是漫步高州古城感受歷史沉淀,還是騎行鑒江兩岸享受自然風光,化州景點都為健康生活增添活力。登山觀瀑可強健體魄,林間漫步能調節呼吸節奏,湖畔靜思有助于緩解壓力。親近自然不僅能提升免疫力,更能讓身心在山水間得到療愈,倡導大家走出家門,用健康的方式探索城市之美。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