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一股冷空氣帶著雨水,要給中東部不少地方的高溫"退燒"。黃淮東部到江淮一帶,17日起高溫范圍和強度會明顯縮減,多地氣溫往舒適區間降。北京、天津、濟南等地,最高氣溫能從38 - 40℃跌到30℃左右,降幅不小,莊稼也能喘口氣。
西北地區東部的蘭州、西安,高溫范圍會大幅縮減,田里的作物總算能躲開毒日頭一陣子。長江中下游的上海、杭州、武漢,18日起高溫強度慢慢削弱,杭州17 - 23日或告別高溫,對正長穗的水稻是好事。華南的廣州、福州,還得忍1 - 2天高溫,之后隨著冷空氣和可能的降雨,高溫會逐步"退燒",地里的果蔬別大意。
東北地區更涼快,氣溫回到30℃以下,成了中東部的"避暑天堂",作物生長環境舒服些。可河南中南部、湖北大部就沒這么幸運了,最高氣溫還維持在37 - 40℃,高濕度疊加,莊稼像被放在蒸籠里烤。玉米葉片卷邊、水稻灌漿受影響,花生結莢也困難,這些地方的老鄉得趕緊給作物補水。
老輩人傳下的土辦法能派上用場,比如給菜地鋪點秸稈、稻草,既能保墑又能擋日頭。
不過澆水得挑早晚,正午澆地容易傷根,就像人熱的時候猛喝涼水不舒服,莊稼也一樣。有灌溉條件的,趕緊檢查設備,該抽水的抽水,別等作物蔫了才著急。
咱農民看天吃飯,這高溫持續這么久,心里都揪著勁兒,但辦法總比困難多。氣象專家說,7月下旬高溫可能還會反復,華北、黃淮等地得留個心眼,做好長期護苗準備。
現在能降溫的地方,抓住機會給作物施點淡肥,增強抗熱能力,就像人吃飽了更有力氣扛暑氣。
河南、湖北的老鄉,要是實在旱得厲害,趕緊聯系村里的農技員,看看有沒有應急補水的法子。每個地塊情況不同,有的剛出苗,有的正掛果,得盯著自家田里的動靜,別誤了農時。
天氣多變,但咱護苗的心不能松,搶在老天爺變臉前把準備做足,秋糧才能穩當當進倉。記住,現在多跑幾趟田,比以后補救強得多,莊稼好了,日子才有盼頭。
關注網易號,后續還有更多天氣變化和護苗技巧,幫咱把地種好。咱農民靠天吃飯,更得懂天、護田,只要用心,再難的天氣也能挺過去,迎來好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