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回白宮時,眾人以為“比拜登更硬”。
誰料關稅戰打疼自家票倉,一通北京深夜電話后,他聲調陡降,關稅清單減碼、芯片松綁接連放出。
電話掛斷之后,“特朗普2.0”上線?
6月,中美高層通話,對外公開信息不多,但之后的一連串動作,足以引起注意。
7月1日,美國國務院宣布擴大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便利。
兩天后,美國商務部松綁部分H20芯片對華出口管控。
再后來,特朗普在演講中,罕見地向中方“致謝”,因為中國在打擊芬太尼走私方面“表現積極”。
短短一周內,三個方向同時開花,不少外交觀察人士直接用了“變了個人”來形容。
稀土管控:讓美國軍工線“吃了憋”
這種調整的背后,既有外部因素的推動,也有美國自身的考量。
從外部看,稀土管控的影響尤為顯著。
5月,中國商務部甩出一紙通知,將稀土出口納入新增管控,特別是軍用級材料和深加工設備,旨在規范產業鏈安全,該措施符合國際通行的資源保護原則。
6月美國國防工業協會發布一份報告,點名34家承包商項目延期,原因就兩字:缺貨。
稀土被稱為 “工業的維他命”,導彈、雷達、戰斗機,哪樣不靠它?
美國方面開始緊急“救火”,從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越南曲線進口。
但很快發現,原材料不難找,精加工才是卡脖子。
特朗普團隊很清楚,稀土不解決,軍工鏈就要“啞火”。
經濟牌上桌,特朗普動了心?
特朗普的政策往往體現出對經濟利益的重視。
他要訪華,不只是為了外交禮節,而是看中了這趟“經濟順風車”。
目前美國通脹壓力依舊,國內產業鏈也在“半癱瘓”狀態。
拉一波高科技、金融、汽車、能源的大佬們去北京走一圈,不僅能給企業一個“吃定心丸”的信號,也能給選民劃出一張“我在干事”的成績單。
再加上2026年中期選舉臨近,特朗普需要企業界的捐款、支持、甚至站臺。
而中美關系的“冷暖”,恰恰決定了這些企業的投資信心。
表面合作,實則算計:特朗普的老套路
從政策細節看,特朗普政府的調整仍保留著“務實平衡’的特征”。
比如芯片出口,放寬的 H20 芯片主要用于非尖端領域,核心技術仍受嚴格管控,體現出“有限松綁’的特點”。
美國國防工業協會報告顯示,34 家承包商中,12 家因缺乏中國精加工稀土材料導致導彈制導組件生產停滯。
再比如芬太尼,特朗普感謝了中國,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卻維持對相關化工原料的20%關稅。
甚至還有共和黨議員推動,將多家中國化工企業列入“特殊審查名單”,限制其融資渠道。
這些動作表明,當前調整是戰術性務實選擇,而非戰略層面的轉向。
“閱兵留座”,到底是面子還是信號?
7月10日,他在接受??怂共稍L時松口說:“如果條件合適,不排除今年訪華?!?/p>
白宮馬上跟進,透露正在評估10月訪華的可能性,甚至籌劃一個由40多位美企CEO組成的訪華團。
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對中美經貿互動的興趣。
據公開信息,北京計劃在 9 月 3 日舉行抗戰勝利 80 周年紀念活動。
重大紀念活動的外交安排通常基于雙邊關系現狀,體現平等與尊重的原則。
很快輿論焦點聚集到一個問題上:給特朗普留個座嗎?
這個“座”,當然不是一把普通的椅子,它標的是政治信號,傳的是戰略判斷。
外界對中美是否借此契機互動存在討論,但具體安排需以官方信息為準。
中方的回應之道:穩、準、不動搖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調整,中方始終堅持務實原則:不輕信單一表態,以行動作為判斷標準。
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從技術安全到供應鏈,從軍事態勢到地緣布局,壓根沒消停。
即便存在積極信號,也需認識到美國政策的利益導向本質。
合作的深化需要持續的行動支撐,而非單一姿態。
座可留,心莫輕
電話后,特朗普松了關稅、遞了訪華帖,稀土卡脖讓他先低頭。
北京九三閱兵的椅子空著,不是賞賜,是試金石:坐得下誠意,才配談合作;若缺乏持續行動,政策可能隨內外環境變化回調。
參考資料:
徐量2025-07-18掛斷中方電話后,特朗普像變了個人,北京閱兵典禮,該給他留個座
免責聲明:本文國際新聞均來自公開信息整理,文中觀點分析僅代表個人,無任何不良引導。因國際局勢動態多變,信息會有時效性差異,本人已盡力核實,如有虛假或存疑部分,請立即聯系進行刪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權和配圖問題,侵刪。請讀者理性判斷,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